希捷无锡工厂
占地47000多平米
员工6100多人
年出货量约7000万
成立之初
以人工为主导,组装、搬运乃
至测试都是靠
人工完成
经过25年的升级革新
希捷智造
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希捷方面透露
从自动化的能力来看
效率提升了200%一500%左右
如今希捷无锡工厂
已经能够做到
平均4秒产生出一架硬盘
▼
▼
什么是智能工厂
希捷认为
有预先检测故障,主动维修的机器
无需工人,保持7X24小时
完成重复性任务的机械
甚至还有能识别物料,自主协作的机器人
希捷的无锡工厂
便是以大数据作为核心驱动力
对生产和制造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
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
实施自动化生产、实现智能制造
这就是智能工厂
希捷无锡工厂
已经成功建立起完善的
智能工厂布局
涵盖决策、系统与机器三个层级
实现了从生产到交付
全面智能化系统的部署
▼
数据为本
数据本身不会说话,更不会直接创造价值
而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
是数据分析后产生的信息
是数据经过实时分析后
及时地流向决策链的各个环节
成为面向客户创造价值服务的内容和依据
希捷希望通过分析数据
预测需求、预测制造
解决和避免不可见的问题和风险
利用数据整合产业链和价值链
打造真正意义上的
智能梦工厂
▼
希捷之链
希捷通往智能制造之路
也是一条持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的旅程
希捷希望通过
物联自动、智能决策、数据分析、技术驱动
建立起了面向
工业4.0的智能制造全球网络
并在生产物料的
装配、产品测试、配置、品控等方面
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提升了产品质量并实现了端到端的供需融合
由此也催生出了全新的
“希捷之链”
希捷全球运营、产品和技术执行副总裁
Jeffrey D Nygaard
据希捷全球运营、产品和技术执行副总裁
Jeffrey D Nygaard介绍
为了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和升级
希捷在此过程中也“攻克”
三个方面的挑战
▼
第一大挑战,是员工的能力
Jeffrey表示:“在整个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很多新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知识,而为了帮助员工学习新的技能,希捷在内部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其中一个计划叫‘数据科学家’。其目的就是帮助希捷的员工,能够快速学习新的数据处理还有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新知识。”
第二大挑战,是生产设备和工具
希捷智能制造工厂在转型和升级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投入,包括机器人、传感器、数据流还有新技术,希捷每年在这方面的投入,就占到了希捷整个设备投入的6%—8%。同时,希捷还十分关注数据的收集,这是因为数据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算法的优化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也正是对数据的高度重视,也让希捷可以率先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能力直接应用在生产线,目前希捷无锡工厂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实践。
第三大挑战,是高层对改变的支持
在这方面,希捷高层对整个智能制造的推进同样也是非常支持的,如今整个公司也正在全力以赴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全面落地。“在此过程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吸引大家集思广益,为此员工如果参与项目或者建议被采纳都会得到奖励,这种奖励机制也引导了整个公司继续的发展和创新。”Jeffrey说。
希捷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前行的探索者,更希望是未来的推动者,通过希捷自身实践和验证的技术创新,可以为更多的中国企业在未来的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新零售,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Soo56”,如修改标题,请注明原标题;如果希望您的公司和产品被报道,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