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公众号
十年前国内外制造自动化的水平及现状对比
2020/1/31 @dian@ClassName
摘要:

自动化生产使人工从繁重、复杂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转而投入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国外制造业自动化

制造自动化首先是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太高,不适合大量采用人工生产,促使他们重视开发自动化制造技术,采用自动化生产使人工从繁重、复杂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转而投入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发达国家现代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过去经济学家及大众所担心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的大量采用会造成失业的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劳动力反而越来越显得不足,日本、韩国的工业发展历史就是这样。很多日本学者认为机器人及自动化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就业机会,延长了人的工作年限。在信息时代,自动化实际上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

十年前国内外制造自动化的水平及现状对比

当今的家用电子产品制造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外企业的生产装备经历了从人工操作到自动化制造的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是机器人化的柔性加工及装配生产线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例如国外一家采用机器人生产的现代化照相机制造厂,600人年产量180万台,而绝大部分工人都在辅助岗位以每台150美元计算,平均每个工人年产值约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0万元。韩国的一家现代化汽车制造厂,总共32000名工人,年生产100万辆轿车、20万台卡车,按每台平均2万美元计算,人均创造年产值竟达80万美元之巨

发达国家普遍实现制造自动化的原因并不单纯是人工成本较高,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制造自动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工作精度、性能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等)、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动化装备的水平和制造能力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技术能力的最高水平,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达程度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十年前国内外制造自动化的水平及现状对比


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制造自动化,目前制造业的自动化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发展了许多典型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例如大型轿车壳体冲压自动化系统、大型机器人车体焊装自动化系统、电子电器机器人柔性自动化装配及检测系统、机器人整车及发动机装配自动化系统、AGV(一种装备有自动导向系统的柔性化、智能化、无人驾驶物流搬运机器↓)物流与仓储自动化系统等,大量采用了柔性制造系统(FMS)、无人化工厂。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各种自动化专机及自动化生产线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家电、轻工、机械制造、物流与仓储等行业,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和生产的高效率,大大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其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随着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产业的高度发展,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形成了巨0大的制造产业,目前年市场容量达100多亿美元,产生了许多世界级的著名自动化装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的集成供应商,例如美国的GE公司NDC公司,典的ABB公司,德国的 SEIMENS, BOSCH KUKA。 REIS公司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日本的 MITSUBISHI(三菱)、 YASKAWA(安川电机KAWASAKI(川崎重工)、 FANUC,意大利的 COMAU,瑞士的 SWISSLOG公司等,这些公司在资本、技术、生产、营销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十年前国内外制造自动化的水平及现状对比

2。我国制造业自动化的水平与现状

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装备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自动化装备,涉及的行业很多,其中以家电、轻工、电子信息制造行业最为典型,引进的装备涉及模具、专用设备、生产线。但因为种种原因我国还没有能够像日本、韩国那样从引进、消化吸收中逐步发展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自动化装备行业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仍然较差。由于装备制造业水平有限,直到现在,国内的自动化装备仍然主要依靠引进,不仅花费了国家大量外江,也极大地限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例如,且前制造手机的许多自动化设条是从徳国进口的,三工程的一些发电设备是一AB公司的,大型工程机械主要是目本和德国的,集成电路的主要生产设备是美国的,茑军生产我上的很多设备是日本、美国成德国的,高档防织机城很多是日本和意大利的数投机床主要来自日本和国,就连制鞋行业的很多设备也是从国外进口的,仅以家电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国内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冰箱、彩电生产线,尤其是类似甚至同一家公司的冰箱生产线国内重复引进达十多条,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造成这种仅在中国才有的特殊现象。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目前国内企业总体制造工艺装备仍然较落后,成套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目前仍然采用较落后的制造工艺与装备进行生产。据统计,优质高效低耗工艺的普及率不足10%,数控机床、精密设备不足5%,配有国产数控系统的中档数控机床不超过25%,高档数控机床的9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在大型成套装备技术方面严重落后,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1C)制造装备、80%的石化装备、70%的轿车工业装备都依赖进口

以前国内曾经有不少人认为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没有很大的必要推行制造自动化,这种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由于制造自动化水平低,国内生产的产品大多数为附加值较低的中低档产品,目前的发展主要以资源及廉价劳动力为代价,不仅严重制约了国内产品在国际高技术产品市场上的竟争力,同时也导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在目前全球能源与资源日益紧缺、原材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国内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日益增加,利润大幅下降。目前我国的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的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11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90%,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单位GDP的环境成本高居世界前列。

十年前国内外制造自动化的水平及现状对比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家相关部门缺乏对自动化装备这一新兴高技术产业的高度重视,未能有效地组织实施对国外关键装备的消化、吸收、创新,未能实现引进酒化吸收替代进口一创新开发的良性循环,陷人中国特有的重复引进、反复引进的恶性循环。

不仅在自动化成套装备领域缺少能够与国外大型装备企业相抗衡的企业,而且作为自动化装备的下游行业一一自动化装备的基础部件几乎全部要从国外进口。如气动元件被目本SMC公司、德国 FESTO公司所耋断,各种精密直线导轨、高精度直线轴、高精度控制阀门、精密马达、PLC控制器、传感器、数字视觉系统、触摸屏、机器人等几乎全部为国外产品所垄断,没有国外的这些资源,国内的自动化装备企业将无法生存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已经注意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加大了在自动化装备开发研究领域的投入,初步建立起自主创新设计能力。国内目前已涌现出大批从事自动化装备研究开发的企业,例如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以机器人自动化为技术核心、集科研与市场开拓于一体的示范企业,并在汽车、家电、电子等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为上述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各种自动化专机及生产线,同时也为国内培养了一批制造自动化行业的技术人オ。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在制造自动化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部分消费品制造企业也在自动化装备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人例如海尔集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投入进行机器人自动化装备的研究生产广东深圳市的深科技集团也建立了自己的自动化装备研究所,进行自动化装备的进口替代与开发,为国内企业进行自动化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树立了榜样。

十年前国内外制造自动化的水平及现状对比

例如通过大量引进和购置各种SMT(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的简称,意思是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电子制造行业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到高速发展。电子制造产业在国内制造业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已经成为SMT应用大国,并成为世界电子制造的中心。但与SMT应用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是,虽然中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SMT制造产业,但中国在有关SMT核心制造技术的掌握方面却仍然几乎是空白,目前除周边设备国内已经具有一定的配套能力外,主要设备仍主要依赖进口。SMT行业的核心设备一一高速贴片机仍然是国内该行业的技术瓶颈,虽经过多家企业院校研究试制,目前仍然不能自主生产,全部需要从国外引进,每年要耗费巨资引进贴片机达三四千台。这种重复引进、反复引进既液费了国家大量的资源,更助长了一切可以依赖引进的落后、错误观念,甚至一度产生了中国的现代化可以依靠引进来实现的误区。

现在我们也能自主的实现了十年前国外的非标自动化设计能力,但自动化设备所用的标准件还是被过外所垄断,例如美国的GE公司NDC公司,典的ABB公司,德国的 SEIMENS, BOSCH KUKA。 REIS公司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日本的 MITSUBISHI(三菱)、 YASKAWA(安川电机KAWASAKI(川崎重工)、 FANUC,意大利的 COMAU,瑞士的 SWISSLOG公司等.


文章转载自:非标机械设计分享由Soo56编辑,供行业参考学习;如果希望您的公司和产品被报道,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分享到:
若您的公司或产品想被报道,请狠戳 寻求报道 如您有新发现,狠戳 我要爆料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

特色服务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Soo56.com 版权所有 物流搜索 京ICP备11042521号 物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