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公众号
《美国工厂》,一幅展现文化碰撞和自动化的挡风玻璃
2019/8/27
摘要:

“美国人喜欢被奉承得要死,”该公司新任总裁解释道。“驴喜欢被被顺毛捋”,中国人讨厌摸驴,但只要有必要,他们就会这么做,直到愿意充当机器的人类被真正的机器取代。”

(大家也可以先浏览“视频观后感”)


《美国工厂》观后感,视频来自Maria's life in the USA

2014年,一位中国亿万富翁在俄亥俄州代顿(Dayton)的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关闭的工厂里开设了福耀工厂。

对于成千上万的当地人来说,这家跨国汽车玻璃制造商的到来意味着在经济衰退使他们陷入困境后重新获得工作和尊严。

搜狗截图19年08月27日1515_6.jpg

福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曹德旺在福耀玻璃美国工厂车间与他的新美国工人谈话

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工人接受培训,学习如何与随意、健谈的美国同行打交道。随着紧张局势的加剧,松懈的安全标准和微薄的工资引发了美国普通民众的严重质疑。

低生产率和工会化的讨论引发了中国管理层的一连串问题。与此同时,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自动化导致的失业正在逼近

搜狗截图19年08月27日1515_7.jpg

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一同工作,照片:奥布里基斯/ Netflix

目前,这部纪录片《美国工厂》主要在Netflix播放,而不是在电影院上映。虽然这是一部非银幕电影,但不可否认它是一部伟大的、广阔的、极具人文主义色彩的作品,充满愤怒,但其核心却富有同情心。它预示着我们所知的人工世界的终结——以及自动化机器的崛起
  
导演史蒂文·博格纳尔(Steven Bognar)和朱莉娅·赖歇特(Julia Reichert)是如何如此亲密地接触到故事的两面的?

一方面是俄亥俄州代顿市福耀汽车玻璃厂的美国工人,他们接管了2008年关闭的通用汽车工厂,导致2万人失业(很多人无家可归)。

另一方面是福建的中国大佬们,他们正在加大对美国的投资,希望建立一个像亚洲其他分厂同样能够实现盈利的工厂。
  
每个群体都会做出“牺牲”。一位美国人说,当通用汽车工厂关闭时,她的时薪超过29美元,而福耀的时薪是12.84美元。(再见了,中产阶级——还有她孩子的新鞋。)

但在某些方面,中国(老板和数百名移民工人)需要做出更大的调整。他们被要求上课来了解美国人,而美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美国人会直接说出他们的想法”。

中国人知道美国是一个非常随意的地方:“你甚至可以拿总统开玩笑。但他们的产出很可怜。中国经理们观察到,美国工人“相当迟钝”。他们的手指很胖。
  
总的来说,美国工人拥有更多的脂肪——这不是电影制片人强调的(没有旁白),但是很难忽视。中国人身材苗条,体态优美,笑容可掬,而美国人则萎靡不振,眉头紧锁。

同时,他们抱怨。当他们不得不在200°的房间里呆上10分钟时,他们就会很大胆地表现出疲劳。(“我们的美国同行非常害怕高温。”)他们对工作中受重伤感到很奇怪,他们想要加入工会。
 
搜狗截图19年08月27日1515_8.jpg

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凝视着他的美国员工,他那张苍老的脸僵硬而冷酷。他带着一群人来到中国,向他们展示一个真正的工厂是如何运作的。

《美国工厂》并不都是黑白分明的。中国工人简单地把生产力等同于幸福,期望美国工人不仅能有同样的感受,而且能对有机会体验这种幸福心存感激。

曹没有意识到的是,美国人不再相信社会契约。当美国公司对员工的福利完全没有责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奉献给公司呢?

电影中提到美国工厂充满活力,令人愉快(在某种程度上),而且在鸿沟的两边都充满了活跃的个人。美国人邀请中国人去烧烤,并教他们如何使用散弹Q和手Q。

在某些方面,电影最生动的一面是如何看待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

“美国人喜欢被奉承得要死,”该公司新任总裁解释道。“驴喜欢被被顺毛捋”,中国人讨厌摸驴,但只要有必要,他们就会这么做,直到愿意充当机器的人类被真正的机器取代。

这部电影令人大开眼界——它是一幅展现新世界的挡风玻璃。



原创文章,作者:庞小涵,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Soo56”,如修改标题,请注明原标题;如果希望您的公司和产品被报道,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分享到:
若您的公司或产品想被报道,请狠戳 寻求报道 如您有新发现,狠戳 我要爆料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

特色服务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Soo56.com 版权所有 物流搜索 京ICP备11042521号 物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