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公众号
中国物流技术与欧美日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2018/12/26
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的辉煌历程,中国物流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40年艰苦的跋涉。虽然从总体看,我们离欧美日的差距还很明显,但这种差距正一天天缩小....

| 话题的引起

有关中国物流技术与欧美日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成为最近一段时间来的热点话题。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物流技术已经与欧美日难分伯仲,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他们,甚至认为中国即将引领物流技术世界发展的潮流;悲观者则认为,中国物流技术与欧美日还有巨大差异,中国落后至少有20~30年,而且这种差距还在扩大,长期的追赶不可避免。

伍强科技.jpg

2018年的CEMAT ASIA国际物流展览会,云集了全球大多数物流装备的供应商和集成商,可谓盛极一时,完全可以媲美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物流展。我想这应是乐观者的理由之一,尤其是最近一年多来,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大力鼓吹无人仓库和无人配送,仿佛中国的无人配送已经指日可待,更为乐观者提供了佐证。

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事物的了解程度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评价不同是非常自然的结果。更何况,很多情况是目的不同。比如美国军方,他们渲染中国威胁论,并非是中国真的有威胁,而是他们要为增加军费寻找接口,或者是其它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导致的结果。

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客观的比较一番。

| 中国物流技术的巨大进步

毋容置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物流技术也是如此。我国的物流关键技术研发起步于70年代中后期,以自动化立体库和自动分拣系统作为标志性产品,1980年,我国第一座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立体库正式投入运营。从此以后,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技术走向了一条“引进消化”和“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仅立体库技术就有两次大的引进,其一是1986年,引进德国DEMAG技术,其二是1996年引进日本村田技术。特别是90年代我国烟草领域的技改,推动了的德国和日本技术的大量引进,大大促进了我国物流装备的发展。

伍强科技-02.jpg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以后进入“电商时代”,物流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提升,行业参与人员也是呈现爆炸式增长,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我国物流装备在短短几年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和日本的集成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却逐步缩小,国内集成商在大型项目中的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

物流关键设备和系统,如AS/RS系统、MINILOAD系统、输送分拣系统、AGV系统(包括KIVA系统)、穿梭车系统(包括多层穿梭车、4向穿梭车)等,国产品牌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有些甚至是绝对优势。软件技术也是如此,随着国产软件系统的不断成熟,其市场份额已大大超过进口软件。

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规模,事实上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超越了欧洲、美国和日本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物流技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试验基地。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的电商领域,这是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新兴市场,正是由于这一市场的独特性和爆发式增长,使得中国的物流技术发展在这一领域获得了巨大机会,显示了欧美日所没有的优势。

此外,烟草、医药、食品加工、零售、电商、冷链、制造业、服装、家具、军队、机场、快递、化工、新能源等众多行业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显示出中国的市场在世界的占比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这的确是一个好的消息。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随着智慧物流概念的推出,中国的物流技术应用更是获得了巨大发展机会,物流技术应用已经超越了传统应用领域,向着更宽广的市场迈进。在大数据、AI应用、无人化、单元化物流、新零售应用、快递柜等方面,中国人对于物流的理解与新领域开拓应用已经令世界刮目相看

| 差距还非常明显

然而,理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有些还是根本性的。可以从几个方面得到认证。

1 、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

关键零部件包括电机减速器,PLC及控制元器件,自动识别装置,机器人主机等。

电机减速机是物流装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虽然国产电机减速机在20多年前即有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以至于到现在为止,关键设备的电机减速机主要采用德国和日本产品。这一现状还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与此相关的还有轴承,滑触线,扁电缆,齿形带等配套产品。

PLC及控制元器件的应用主要以SIEMENS等品牌占据绝对优势,中国国产品牌几乎可以忽略,差距不可以用时间来度量。

伍强科技-03.jpg

自动识别装置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激光导航装置、条码扫描装置、光电开关、照相机、RFID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和技术,这些产品和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然而,欧美日产品到目前为止的还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国产品牌短期内看不到希望。

机器人在物流系统中应用越来越频繁,但机器人本体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ABB、库卡、安川等品牌占据了绝对优势。

此外,应当看到,除了产品性能外,行业的惯性及竞争态势,也导致这些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缩小,并将步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2 、关键设备的性能指标

AS/RS、分拣机、AGV等关键设备,尽管出现了国产替代的可能,但差距依然明显。最大的差距在于设备的成熟性和多样性等方面。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国内企业的设备投入市场的时间有的还太短,没有经过严格的试验和实际应用的检验。时间、机会和研发的方法论都成为制约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以分拣机为例,国产交叉带分拣机尽管有数十年的历史,但产品的关键指标——可靠性、分拣能力、稳定性、噪音等,一直不能与进口设备相提并论。所以,大型的机场行李系统和包裹分拣系统几乎被国外产品垄断,这是不争的事实。

伍强科技-04.jpg

还有AGV系统,最典型的就是KIVA系统,虽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产品的可靠性,分拣能力,大规模应用的软件系统等都还没有得到时间的检验,现在的应用与期望还相去甚远。

目前有很多设备和技术,仅仅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了出来,还没有定型,没有经过耐久性和可靠性试验,离量产和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时间的路要走,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里面有太多的变数。

除此之外,国内很多企业还很年轻,经验不足,人才短缺,导致在设计、生产工艺、材料、关键配套件、控制系统、试验方法等多方面都还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人才和经验方面,并非短期可以弥补。

3 、关键设备的发明创造

有人说,现在物流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还没有一种是中国人独创和发明的。的确如此。从货架、托盘、叉车等传统设备,到自动化立体库、分拣机、AGV、穿梭车、机器人、无人机等自动化设备,这些概念都不是中国人第一个提出的,尽管这些技术存在的历史不是很长,我们完全有机会提出自己的创新理念,但是没有。

听上去令人气馁,但这就是差距所在,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从基础做起。开动脑筋,不断创新,总有一天会有中国自己的重大创新和发明。

创新需要积累和灵气,更需要对需求的深刻理解。物流技术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解决这种需求需要从物流过程入手。

4 、关键设备的出口和企业规模

衡量一个企业或产品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与欧美日设备大量进入中国不同,我们的物流设备,尽管在本土有一些成绩——主要还是依靠低价策略,但在国际市场上却仍然缺乏与之同台竞技的能力。只有一些低端产品,如货架、输送机、叉车等有一些机会,其它产品还无从谈起。

另一个衡量指标是企业规模。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集成商或生产厂商,其营业收入能够进入世界前十名(叉车除外),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规模还太小,也可以说中国市场还过于分散,这些都是差距所在。

注:根据美国《现代物流》杂志排名,2017年世界排名第一的日本大福公司收入达到30亿美元,排名第十的是SWISSLOG,约7亿美元。中国目前最大的物流系统集成商新松机器人全部营收也不过4亿美元,这已经非常的令人鼓舞了,而其它的都在2亿美元以内。

| 未来之路如何

1 、创新之路漫长

企业也好,国家也好,未来的关键在于创新。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创新有很多种方式,有新产品发明,也有现有产品的应用和改进,更有新的业务领域和业务模式的发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并非没有创新,眼下如火如荼的AGV应用和货到人拣选,就是一种创新,而基于软件和信息层面的创新,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国物流技术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道路,未来创新的重点应着力于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新零售、电商、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应该指出的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改进,才有可能并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当前一些领域盲目的喊口号,炒概念,完全不顾客观实际应用可行性和性价比,甚至不顾基本的科学规律,完全是一种虚火,与创新精神是背道而驰的。需要警惕。

2 、短期全面超越还不现实

中国与欧美日的差距目前看来还很大,尤其在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层面,短期超越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引进、消化、学习还是必修的功课。盲目自大只会招来失败。

主要装备方面,自动化立体库的差距已经不大了,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倾向于在中国制造或采购,AGV和机械手还要解决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的问题,穿梭车的差距最小,这是因为这一技术的诞生也不过20年的时间,高速分拣设备的差距主要还是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短期内还难以取得突破进展。

伍强科技-05.jpg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过分自卑。在一些领域,如电商、新零售等,很多问题是欧美日没有遇到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他们的理论也好,技术也好,也不能全部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超越的机会。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年以来,以KIVA为基础的AGV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是中国的市场造就的,更是中国物流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们创造的。

中国太大了。因此,中国面对的物流问题是前所未有的。从过去几年的实践可以看出,有时在面对中国的实际问题时,我们的集成商有自己的优势。特别在沟通、理解、服务、实时性响应、价格等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3 、深耕中国市场还是主要方向

市场方面,中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从体量看,中国人口比欧洲、美国、日本之和还要多,而且还有众多的新型市场等待开拓,如新零售、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当前还不具备进军国外市场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将重点放在国内市场是必要的。少数企业的少数产品,如果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完全可以走出去。

从目前的预测看,电商(包括新零售)、工业4.0、冷链将是应用的重中之重,其它的如机场、医药、服装、部队、服装、快递等都有很大机会。

中国市场不仅仅是面临新领域快速扩展的需求,更面临传统领域的全面升级换代。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物流装备的需求将以每年大于10%的速度增长,并且重点在于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的需求。

4 、品质和标准是根本

对比中外的差距,我们看到,品质是关键。无论是基础元器件也好,还是关键产品也好,大家拼的都是品质。

如何保持高的品质,或者说如何做好高质量的产品?一方面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另一方面要敢于突破,敢于试验,勇于实践。

此外,加强产品的标准建设意义重大。对一个杂乱无章的市场来说,标准可以起到淘汰落后产品的作用,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标准还可以提升产品品质,尤其是应对大规模定制化带来的物流管理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仿真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成熟应用,产品的设计周期大大缩短,成本也大大降低,这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模块化和标准化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出来。因此,标准化建设成为能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道门槛。

5 、前途无限光明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的辉煌历程,中国物流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40年艰苦的跋涉。虽然从总体看,我们离欧美日的差距还很明显,但这种差距正一天天缩小。虽然我们在基础领域的研究还有较大距离,但我们在大型项目的集成能力方面,在很多关键产品的设计、生产方面,在信息系统方面,都在快速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在有些领域的应用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这是我们需要树立信心的地方。

市场方面,中国的发展不可逆转,世界经济在总体上总会处于上升态势,与之相应的市场需求也会处于上升态势。而技术的发展,总体上将是越来越快。物流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从某一项单机技术来看,可能差距要大一些,但从系统总体技术看,世界各国的技术水平在进一步逼近。欧美日今天的技术,比之30年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我们要克服两种心态,急躁的心态和不作为的心态。前者不顾客观规律,妄想一夜吃成胖子,盲目自大,急于求成;后者沉湎于空喊口号,喜欢幻想,却不肯付诸实践,小事不做,大事做不来。中国需要的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

中国工程师的勤劳和拼搏精神是世界上少有的,这是我们面对未来的资本。相信假以时日,中国企业必将在世界舞台与欧美日企业同台竞技时胜出,中国的产品也必将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在5~10年之内必将诞生出世界级的优秀品牌。前途无限光明,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转载自:伍强科技由Soo56编辑,供行业参考学习;如果希望您的公司和产品被报道,请'点击这里'告诉我们!

分享到:
若您的公司或产品想被报道,请狠戳 寻求报道 如您有新发现,狠戳 我要爆料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

特色服务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Soo56.com 版权所有 物流搜索 京ICP备11042521号 物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