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公众号
GLSC2016全球智能制造峰会圆桌论坛:智能解决方案和智能服务,与未来更进一步
2016-8-3
摘要:

无论是从1.0、还是3.0向4.0迈进,不同企业的共性问题开始显现,由此去考虑企业供应链如何再造?

工业4.0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两大需求变化:一是产品更加智能化,二是产品交付方式更加个性化、智能化。无论是从1.0、还是3.0向4.0迈进,不同企业的共性问题开始显现,由此去考虑企业供应链如何再造?企业的市场定位和未来方向在哪里?如何从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实践的角度寻求智能工业的发展与突破?GLSC2016全球智能制造峰会上,来自施耐德电气、北京和利时、SEW-传动设备、上海普狄、以及明匠智能的各位业界精英展开圆桌对话,探讨中国要如何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实现“新工业革命”。

IMG_7803.JPG

【圆桌论坛主持人】:合肥新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高良玉

【论坛嘉宾】: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工业事业部OEM副总裁 庞邢健;

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 电子中心高级经理 张晓冰;

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毕京洲;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朱毅明;

上海普狄工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销售副总经理 张晴; 

以下为演讲全文(该内容来源于“GLSC 2016”会议,由物流搜索网记者整理,内容未经本人确认):     

【高良玉】:之前我们聆听了四位比较精彩的演讲,第一个是郑总为我们开拓了机器人新的一面,再就是庞总,作为施奈德给我们介绍了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给我们看到了是一个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个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相信在场的各位与我一样,被四位专家的演讲深深吸引,同时打开了一个新的门。在打开这个门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疑问。下面我将有请嘉宾上台探讨。

各位都是在行业内的前辈大咖,所以我为各位取了一个小的名称,在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以我称之为控制类的大咖,还有参与方面进行了一些标准化的制订。我称之为标准化专家。再有是传送大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能制造跨越的阶段,想请教一下在座各位的嘉宾,你们认为中国的智能制造和中国制造它的区别标志是什么?

【庞邢健】:硬件有的差别和原有的生产体系差别,可能也有软件方面的差别,比如说现在几乎没有企业,没有实现软件,施奈德电气希望企业不要再盲目地为了单纯的自动化,或者是单纯的机器人,把这两个等同于信息系统。单纯的自动化往往比较适合于重复性,大批量,单件的生产。

当然了,自动化、智能化是一个功能的层面,把生产制造的需求想清楚,包括咨询,服务的一些企业,以及提到的生产层面,如果没有想清楚的话,而盲目性地追求信息化、自动化,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若干年前曾经有行业说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

找死。我想说如果你企业没有对所走的行业有一个深入地探究说到底痛点在什么地方,有可能一下会面临问题。所以智能制造需要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高良玉】:好的,非常感谢。在自己的工厂里也实践,刚刚庞总就施奈德在整个改造过程当中的经验更给我们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要从精益化的角度去考量内部不的问题,通过内部的问题来梳理清楚,然后再考虑未来的方向怎么走。

第二个问题想提问一下控制大咖。提出了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能否从实践的角度对这一路径给在座的制造厂商提供些意见?

【朱毅明】:我们主要的业务是在过程当中,因为我们是93年成立的,其实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我们提供的是发电,我们一直在做自动化的行业,现在逐渐地发现一个问题,用户不太接受,碰到很多用户从感觉上来说不是买的设备。比如说原来卖的是火电厂的控制系统,实际长要求我们附带很多的附属服务,国外来看的话有整体设计的单位,所以一般来说会采取自上而下的设计方式,包括物流,以及信息流,整个生产能力方面。我们也接触过不少的企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单位现在起的作用比较小,很多企业去购买自动化的设备,然后再搭积木一样搭起来,采用拼的方式,拼的方式可能行,也可能不行。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相互之间的操作,以及连接,信息的连接存在大量的问题。因为有的企业能够把这些各种各样的设备给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把自动化的系统和信息化的系统给双向地实现一个互动,从生产计划到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希望将来能够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从我们的角度上来说,希望从一个单纯的设备制造商向社会集成商的角色转换。其中有一部分是自有产品,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企业的产品,会为企业一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高良玉】:你们的禅师给我们在座的制造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路径。第三个问题,我这里想请教一下我们这边,中国制造业从发展到现在,各个制造业的匹配物流商,包括所服务的公司在内都遇到了不同的痛点,这些痛点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有些数据需要采集,但是采集的过程非常痛苦。明匠在万物互联,采集这一块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毕京洲】:我们的设备多种多样,有80年代的,写90年代的,怎么样去满足我们现在智能物流的要求,或者是智能制造要求,我们有一个网关,可以去兼容这些设备,比如说这个设备没有网络监测,那可以通过我们今天上午博世任总提到的,通过传感器的设备。我们公司也有一个智能网关,机械设备有一个电机,通过电流电压来采集判断这个设备的运用状况。包括外界环境的因素,温度,还有声音,可以通过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这些设备的话,我们可以慢慢地分析出来这些设备相当于进行采集,采集以后可以对这个设备进行虚拟化的数字化的建模。这是一块。设备诊断,还有检测方面。

 IMG_7833.JPG

再就是智能工厂,整个智能工厂做这一块的时候需要从智能单元来参考。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成本有增加,可以通过智能单元再到智能区域,再到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逐步地来实施。主题目标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采取分布实施的步骤一,建议我们在座企业也好,或者是同行也好,可以有一个共识来往一个智能化的方向来做。谢谢。

【高良玉】:确实大量数据采集,包括万物互联,都在提供架构,昨天听了杨部长,以及教授们都提工业4.0,翁也4.0的愿景是高效,低成本,同时满足客户的定制化要求,大规模的定制化要求,会造成成本可能非常高。

针对这一块如何去为我们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实现这一块?

【张晓冰】:2013年德国总部到中国开会的时候就提到了。4.0是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实际上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了,我个人感觉可以讲3.0。如果跨越到4.0我们需要做什么,如何实现4.0,这里有一个本质的问题。在我们现在的工厂里,德国工厂,包括法国工厂,现在一步步实施的还是满足如何大规模地定制,如何实现当一个新产品,新的装配工艺,或者是一个物流工艺提出来,如何来满足要求。按照现在的系统来看,可能我们的生产管理系统要做相应的变化,接下来再到现场的设备,从立体仓库等都需要做相应的改变,基于这一点,我们在法国工厂,去年2015年新建工厂当中也是讨论了很多,如何按照现在工业4.0的理念,按照灵活的生产工艺,物流工艺来做,让这个工厂实施起来有最大的变化。

可以看到中间一层非常关键,PIG这一层基本上取消了,比如说现在有一种新的产品需要装配,这个装配需要根据我的系统,再到系统的设备,如何实施,只需要在最上面一层物流的工艺流程这一块做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了。它和传统的控制架构,以及最上层,再到设备,都有一些思考。工业4.0面临着非常大的变革,这个变革超出我们的想象。

【高良玉】:工业4.0智能制造,以及工业4.0遇到的问题如何去解决,我们知道普提这一块是做快销品的,想细化方面请教一下:在快消品来讲如何实现智慧物流?

【张晴】:这两天开会的话都是像汽车、电子制造、汽车制造,我们是第一个快消品行业。快消品行业需要批量、高效的制造。实际上国内的快消品行业厂家,无论是千亿级企业,还是几亿级的企业,其实都有全球化的软件。从罐装、贴标,再到码垛,都是自动化。应该说符合3.0的概念。

我们隶属于(普迪)集团,专门做贴标机等等设备,我们负责把这些所有的自动化设备进行联线,并且在最后做机器人的应用和自动化的仓库,整个集团可以提供从头到尾的自动化服务。我们这些年来一直为客户提供仓库管理系统,仓库的运输系统,以及快消品的追溯,看板的应用。希望可以跟同辈公司一起合作,提供些完整的工业设计解决方案。

谢谢。

【高良玉】:刚刚各位都从智能制造,智能物流解决方案这一块进行了讨论。我们今天其实这个圆桌会议一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还有一块是更大、更广的问题:智能服务。前段时间我们有一个信息是国外的,可能大家知道谷歌创立了一个程序,叫阿法go,与李世石比赛,4比1战胜了李世石。前两天看新闻的时候,看到河北科大迅飞出了一款机器人小曼,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各位来可能会采用小曼来放在电信营业厅中来取代目前的营业员,在我看来这是目前智能服务的领域。听一下各位专家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方面,各位对这个有没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是有什么样的评论?到底未来的智能服务,或者是智能物流提供方会是谁,谁来提供这个服务,如何提供这个服务?首先想请教庞总。

【庞邢健】:作为客户需求的主体,排除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的服务商,对各个行情来讲,看到的大多数情况服务点还是企业自己。但是服务的手段确实是在多种化。过去很多企业是一个服务中心,靠人工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也许未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来提供一些远程的服务,这是一种。

我觉得还有真正地面临对于客户的技术难题的解答方面,过往可能是做服务,人工到现场,从实效性来通过远程的手段,可视化的方式,其实都可以实现一些目标。对机械自动化角度来讲它的有关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可以是私有云,也可以是公共云,以及网络安全,怎么样让客户放心地把设备接入到一个服务中心来,让客户在真正思考的时候,享受到服务的同时,能够保持它的数据安全性。

 IMG_7849.JPG

【高良玉】:从服务提供商本身角度上来提升智能服务,其实这个智能服务不仅仅是说作为一个服务商,或者是作为施奈德,施奈德会去服务一些其他的厂商,比如说讲3C企业或者汽车制造型企业,它都有自己的客户。施奈德是否在这方面有些不一样的方案,或者是思路。从客户延伸到终端客户。

【庞邢健】:从机器制造上的角度是因为服务的紧急性,以及他所去北的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成本的差距,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再一个是给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支持方案,其实可以非常大程度上改善我们对于最终用户的服务。

未来可能整个企业的投资,资本性的投入会在最终用户的环节受到很大的压缩。可以看到通过数据,民间的投资几乎停步不前。资本性的投入对于企业来讲很难重复过去5年,甚至十几、二十年的故事。但是企业的升级改造对于服务需求来说是一个需求点,我们可能有大量老旧的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当然了升级改造有很多途径,以新换旧是一个手段,但是对老设备的升级,可以从事数字化的升级手段,方式有很多,包括用一些网关来采集,以及用其他的软件来搜集数据。但是有一点,现在大家都提出大数据,其实很多人想到把数据能够去采集,采集了以后怎么用,这是很大的问题。如果数据太多以后,你没有很好的数据处理工具,包括数据模型,以及企业管理上面真正的变革,你可能会有海量的数据。这也是生产体系的一部分,一定要把对于行业特点能够得到一些合作伙伴的支持。从管理理念到模型,再到实施工具,以及具体的软硬件上来。

【高良玉】:从施奈德的角度上来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您这边智能服务方面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张晓冰】:那时候的AGV非常简单,替掉了叉车,在工业4.0背景下,更智能,可以实现人机交互。数据都可以提供给交互平台,如果是联系工业4.0大的背景来看,它可以传导更多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装配工艺过程当中可以少犯一些错误。这个平台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高良玉】:刚才提到核心装备的角度上来阐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的问题。我想通过另外的角度,请明匠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毕京洲】:刚才提到科大讯飞的小曼,智能制造其实也是体现在这一块。以前在制造过程当中提倡社会分工,智制造这一块,我个人认为它分工更明确。国家一直在提倡制造业向服务型转型。制造会出现大量的只做生产,从生产过程当中来设计、制造,后期物流,还有后期的服务,整个智能4产品的后期服务,都会出现一个差异化,包括专业地来做这件事情。我个人认为未来的几年肯定是社会化分工更明确。

我们现在在提倡智能化的产品,智能产品,它包括了传统行业的售后服务,还有智能物流的配送,整个物流的转换,还有数据搜集的服务,怎么反馈到数据服务中来。包括我们工业大数据平台,互联行业都在做这一块东西。互联网的BAT其实都在做这一块。后期的数据存储全部放在云端,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互联网数据已经存在上面,未来工业大数据也会放在平台上。互联网企业会有什么问题呢?存在分工的问题。我们制造业来说怎么样把数据放在它的平台上,利用它的云平台,工业云的概念来让工业机器人的软件公司去做应用。大家细节性的分工来完成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这个想象空间是很大的。有可能来5到10年会充分的体现出来。

【朱毅明】:谈到工业服务这一块,原来是到现场面对面交付,现在的话,通过互联网来做。谈到工业4.0,其实在中国来说,是中国制造2025,然后是互联网+,接下来是互联网和制造需要结合在一起。工业服务的交付方式可能会向互联网交付的方式转移。存在几个障碍,首先是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工业化,大家不可能把数据放在互联网上,我们做过调试,做控制系统,一般来说隔一段时间到现场帮助客户做巡检。所以我们搭了一个系统,把现场的数据搜集上来。

我就拿控制系统的数据,不拿别的数据,也有的接受了这个做法,我们也做了后台的专家系统,如果说整个系统在一个未知的状态上是有风险的,但是对于客户来说收益还是蛮大的。我们需要保证安全,在系统不受攻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现场数据收到云端去。这样对于工厂来说还是蛮好的,因为它的费用明显下降,不用再去提供这些设备。它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希望来做后续的发展,做能效数据的话,如果在云端可以分享出来,对于双方来说都有很大的好处。未来应该是一个工业SASS的端口。

【高良玉】:最后一个问题留给张总,您是直接做快消品行业。如果说以快消品行业来看的话,针对智能服务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因为之前是站在制造,或者是比较多的层次,而不是细化的行业。

【张晴】:我认为智能服务核心是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高效服务来讲,必须要具备全是需要的能力,这样的话肯定离不开自动化。

再来看精准服务,精准服务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把握,数据的分析,通过这样的大数据来了解客户千差万别的独特需求。我认为在快消品行业可能更多的还是企业,或者是专门的一些策划机构,比如说前款时间有一款凉茶利用欧洲杯来满足铁杆球迷半夜熬夜看球的降火需求。

未来的快消品行业做智能服务肯定要把握好两点:第一,数据的分析。第二,把自己的生产组织来做得更加高效一点。这是我的想法。

【高良玉】: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在智能解决方案给了很好的意见,以及给了落地的建议。相信物流业未来与智能化肯定可以更进一步。谢谢。6360575385834600006112911.jpg


本文是物流搜索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分享到:
若您的公司或产品想被报道,请狠戳 寻求报道 如您有新发现,狠戳 我要爆料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

特色服务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Soo56.com 版权所有 物流搜索 京ICP备11042521号 物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