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日的全国政协会议双周座谈会上,老刘竟然(刘强东)说:今年年底京东将建无人快递车的项目,并希望未来送货就用无人机、无人电动汽车等。他这话一出口,大伙儿又开始纷纷猜测:这是真的吗?老刘说话能实现吗?
不过前段时间,京东刚测试完无人机到是真的!
下面我们来看, 老刘准备研发的无人快递车到底是怎样的送货的?
老刘说了,京东的无人快递车是通过协议的方式,把货直接送到客户的后备箱里去。比如开到小区的地下停车场,通过授权可以打开汽车的后备箱,用机械臂把包裹送到后备箱。
以上这些是全球其他国家的无人快递车,京东的无人快递车目前刚刚提出,当然没有概念图,不过小编认为,应该和以上这些差不了太多。
据了解,京东测试无人机送货,核心是解决农村的物流成本高问题。那么进军无人快递车的目的又时什么呢?下面,我们先分析分析京东对仓配效率和能力的追求。
绝大部分人对京东的印象是配送员加小三轮的在线零售公司,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尤其是仓配部分。实际上,京东对技术的投入,尤其是在仓配领域对技术的投入是最多的,创新也是最多的之一。京东运营成本很大一部分来自仓配的履约成本,而京东用户体验的核心竞争力依赖取决于仓配环节的效率和速度。如果后台订单生产能力差,即使是前端销售能力特别强也没有意义,甚至是规模越大亏损越大经营也越危险。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今天的京东。
只是无人机或无人车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上本身的挑战,政策监管限制,而且在实际应用场景当中挑战更大,美国更多是小户型独立房屋,中国城市基本都是多层的住宅。如果是用于农村的配送,运送的半径更大,路况也更复杂,无人机被熊孩子打下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以上这些看,貌似老刘口中“无人机、无人车配送”,乍一听,实在觉得不靠谱!
不过,既然人家老刘提出来了,肯定就是有点眉目了。据说呢,京东无人车的应用场景都已设计出来:
场景一:直接B to C,虽然刘强东提到了,使用无人车配送至客户私家车后备箱。即在获得客户授权前提下,让无人驾驶的电动车驶入客户的车库,将车辆后备箱打开,用机械手臂把包裹放入后备箱。
场景二:B to B,无人车从仓储分拣中心到配送站点、自提点的传站运输,尤其是夜间送货。京东的211服务,晚上11点前下单,上午11点前完成配送。这些订单生产基本在4点左右就完成了,5点左右就要送到配送站进行再分配。作为一种运输工具,按照生产波次载货从分拣中心运输至配送站或自提点。夜间配送,路上车辆行人更少,在技术上更安全可行。无人驾驶代替司机,节省成本,司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
看看这场景,貌似未来研发无人车真的很有前景啊。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小编认为以上这些模式目前还有一些技术和应用门槛需要跨越,技术难度大,风险也高,主要是有私家车车库还是太少了,所以……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今,新兴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仓配体系当中。从无人机到无人车,炒作也好,真的能够提升传站运输的效率也好,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实践与应用才是真理。光提出来不行,要真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