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物流成本已经被有关部门列入今年工作重点,相关政策将陆续出台。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展开密集调研,并联合研究具体方案,一方面加大收费清理力度,切实减轻流通企业负担,另一方面力推信息化和标准化,包括扩大标准化试点范围和品种,开启智慧物流示范等,以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正在一起详细梳理涉及流通企业的各项税费,包括过路费、进场费等不合理收费,以达到减轻企业负担,增强盈利能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商务部将深入推进流通改革,提高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被列为2016年商务部工作首位。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郑文介绍,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目前正在研究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和品种范围。比如说,货架、传送带、运输车辆等也都要标准化。
据了解,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试点主要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城市展开,以托盘标准化为切入点,试图以此带动仓储设施和运输设施的标准化。参加试点的企业普遍反映,相关设施设备标准化、相关服务规范化水平提高后,可提升备货效率30%以上,装卸货效率50%以上,车辆周转效率1倍以上,库存周转成本降低29%以上。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降物流成本将迎来政策密集出台年,预计相关政策将从年初开始陆续落地。不过,降低物流成本的根本还在于加速推进流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本文是物流搜索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