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作为一种机动灵活的运输工具,在港口、铁路、仓库、货场等货物运输、存储场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液压系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叉车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效率。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液压系统故障占叉车总故障的60%,故叉车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日常维护尤为重要。
1、对叉车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
叉车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传动部件在额定载荷、额定速度范围内不应出现爬行、停滞和明显的冲动现象;多路换向阀壳体无裂痕、渗漏;工作性能良好可靠;载荷曲线、液压控制铭牌应齐全清新;液压控制系统内的油压应符合设计要求,油箱内油位不得低于油位指示器的油标线;液压控制系统管路应畅通,密封良好,无漏油现象。
液压分配器一般采用整体式,其外壳应无裂纹、无泄漏;压缩弹簧应完好,当外力消除后应能使阀杆迅速复位;阀杆与阀座的配合应良好、无泄漏现象,操作手柄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性,表面平整、光滑、无变形;当外力作用于手柄时液压分配器应能有效、迅速地开通或切断油路,使油缸活塞升起、停留、复位,并定位可靠,不得因震动而使操纵手柄移位。液分配器上应有金属铭牌和指示牌。
安全阀动作灵敏,工作性能良好可靠,在超载25%时应能全开,调整螺栓的螺帽应齐全紧固;操作手柄定位准确、可靠,不得因震动而变位;调整螺栓的螺帽必须齐全,且不得随意拧动。叉车一般采用弹簧式安全阀。
起升、倾斜油缸应密封良好,无裂纹和泄漏现象。倾斜油缸应能灵活可靠地使门架倾斜;起升油缸能平稳地举起属具及其重物,支承重物时,油缸柱塞回缩不得大于3mm;倾斜油缸与门架、车架的铰接应牢靠、灵活,配合间隙不得过大;升降油缸与门架的联接应牢靠;油缸应密封良好,无裂纹,工作平顺,在额定载荷下,在10min内门架自沉量不大于20mm,自倾角不大于0.5°,满载时起升速度不低于标准值的一半。
2、叉车液压系统污染的控制
叉车液压系统污染的控制是日常维护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涉及到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等各个环节,只有对各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污染,使系统的故障率降到最低程度。
2.1设计阶段
控制和消除液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侵入和生成,主要取决于系统设计的先进性与合理程度。设计叉车液压系统时,应对元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可维修性进行统筹评估,尽可能避免采用抗污染性差的元件。如多选用凸缘连接而少用管接头,空气滤清器安装口设计位置高而隐蔽些,软管选用加衬里的油管,活塞杆端安装防尘密封装置,液压缸顶部设置排气阀等。在液压泵的吸油口、重要元件的进油口及工作油流回油箱的地方,以系统污染敏感度和系统污染生成水平为依据,综合考虑过滤精度、压降、流量特性、纳垢特性、材料相容性、耐压爆裂及其寿命等选用不同精度的过滤器。油箱设计既考虑油液的散热效果,又具有沉淀固体污染物和排除污染物的功能,如内壁磷化处理或采用喷塑,以防漆皮、铁锈对液压系统污染。设计管路时,管路直径应根据管内流速推荐值来取定,弯头及弯曲管路应尽可能少,液压泵吸油管管口离油箱底面高度为管子外径的两倍,回油管以45°的斜切口面朝箱壁并靠近箱壁插入油中,且回油管与液压泵的吸油管之间应设置隔板。
2.2制造安装阶段
液压系统回路中的钢管应采用无锈的冷拔无缝钢管,管口应倒角去毛刺,弯曲时最好用弯管机,尽量避免采用热弯。安装管路及附件时,各接头牢固并密封,不得漏油或漏气;吸油高度应低于500mm,不得有空穴现象;回油管应插入油面,不得产生飞溅沫;电磁阀不得有背压;一次试装后,拆下管件,用20%的硫酸或盐酸清洗,用10%的苏打水中和,再用温水清洗,干燥后涂油以备正式安装。焊接油箱时,应先将钢板喷沙处理,且采用外焊缝;安装时应在油箱与空气接触的进气口增加吸附网膜,将有害成分吸附。安装液压元件时,应用煤油清洗;液压泵与马达的传动,采用挠性连轴节,不同心度控制在小于0.1mm,所有孔口均用堵头或塑料布堵住,严禁用棉纱等堵塞孔口或擦拭油箱。安装过滤器时,应注意过滤器壳体上标明的液流方向,应正确安装在工作系统中,否则会冲毁滤芯,使已附在滤芯上的污染物进入系统,造成新的污染。所有密封件在装配过程中不得划伤、破损或切边,不得硬撬、蛮打,可采用自制的简易卡套或其他安装工艺机具装配,装配中液压油管不得有压扁、凹痕、柔折等现象。系统安装完毕后,加注经过过滤的透平油,油温为50~80℃,先分次对系统内部进行清洗,并边清洗边敲打焊口、法兰、变径、管接头等部位,持续1~2h,然后方可投入使用。
2.3使用阶段
叉车使用时严禁随意打开油箱盖,以防异物进入液压系统;注意防尘防水,保持液压系统的封闭性;定期检查液压油,换油时应将油箱内部的旧油全部放完并冲洗干净;新油加入油箱前,必须进行24h沉淀处理并过滤,过滤精度不得低于系统要求的过滤精度;加油时注意油桶口、油箱口的清洁,将流入油箱的主回油管路拆开,用临时油桶接油,点动液压泵,用新油将管道内的浊油置换出来,在系统管路元件充满油后,油箱油量应保持在规定的油位范围内。
2.4检修阶段
检修过程中更换过滤器、高低压橡胶软管及密封件等易耗品时,最好采用原厂零配件,否则应合理选用和配置性能相近的零配件;零配件不准用腐蚀性清洗剂清洗,不允许损伤或磕碰表面,尤其是活塞杆、阀芯;清洗金属方孔网滤芯时,可用刷子在汽油中刷洗;清洗高精度滤芯,则需用超净的清洗液或清洗剂;金属丝编织的特种网和不锈钢纤维烧结毡等可用超声波清洗或液流反向冲洗;纸质滤芯及化纤滤芯只能用清洗液刷洗;清洗滤芯时应堵住滤芯端口,防止清洗下的污物进入滤芯内部,造成新的内部污染。
2.5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阶段
叉车每天工作前后应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和保养,如:检查油箱液面高度;检查水冷却器是否有泄漏;检查油液温度是否正常,一般应控制在80℃以下;检查滤清器有无堵塞;检查紧固件各管接头是否松脱、管路是否破损;检查液压缸活塞杆防尘密封是否失效;检查系统中是否混入空气等。叉车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对液压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如:每次加油后正常运行2500h更换一次被污染的液压油及滤芯,并清洗液压系统;每1000h进行一次油样抽检,检查方法:将合格油与待检油分别滴在滤纸上,看其扩散情况或将合格油和待检油分别滴在手掌面上柔搓,感觉其黏性变化,闻其气味观其色;也可采用黏度计、表面张力计测量。如不合格,应放掉油箱内的积水和污垢,彻底清洗油箱和更换滤芯,用快速接口给油箱加油,并按规定力矩紧定松动的管接头和连接头;更换破损的管路和失效的防尘密封件;清除油箱磁铁螺塞处的铁屑。
3、叉车液压系统的维护
3.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
3.2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叉车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准确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1)运行250h,检查滤清器,清除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2)运行500h,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3)运行1000h,应清洗滤清器、清洗液压油箱、更换滤芯和液压油,长期高温作业换油时间要适当提前;(4)运行7000h和10000h,需由专业人员操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致命性的破坏。
3.3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设阻尼小孔或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
3.4防止空气和水侵入液压系统
防止空气侵入液压系统。在常压常温下液压油中含有容积比为6%~8%的空气,压力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游离出来,气泡破裂使液压元件“气蚀”,产生噪声、工作不稳定、降低工作效率、执行元件出现“爬行”等不良后果。
防止水侵入液压系统。液压油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液压元件锈蚀,加速机械磨损。除了维修保养时要防止水分侵入外,还要注意储油桶不用时要拧紧盖子,最好倒置,含水量大的液压油要经多次过滤,每过滤一次要更换一次烘干的滤纸。
4、叉车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作业要柔和
叉车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叉车故障频发,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会使叉车机械结构早期磨损、断裂、破碎,另一方面又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使油温上升。
4.2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在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4.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叉车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方便。检查内容有液压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液压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此外,常压式液压油箱还要检查并清洁通气孔,保持其畅通,以防气孔堵塞造成液压油箱内出现一定的真空度,致使液压油泵吸油困难或损坏。
4.4保持适宜的液压油温度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液压油的黏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润滑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液压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液压油温过低时,其黏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启动发动机后,空载怠速运转3min,然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至极限位置,保持3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4.5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
压力式液压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液压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时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时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
5、结束语
叉车液压系统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环节较多,只有严格控制各个环节,才能使叉车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由物流搜索网编辑整理,不代表物流搜索网立场。如需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来源:物流搜索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