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型国际机场的行李处理系统是个庞大无比的设计,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界上能承接T3这样大型项目的公司只有几家,比如西门子(Siemens)和范德兰德(Vanderlande)。针对大型枢纽机场的BHS设计,西门子的典型案例是首都国际机场T3行李处理系统, 范德兰德的典型案例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行李处理系统。
首都机场T3采用了30 km皮带输送系统和38 km高速托盘系统。皮带输送系统采用的是ATR自动条码识别分拣系统,在T3A-T3B长达2.2公里的地下隧道使用的高速托盘系统,高速托盘系统集成了RFID,以确保行李被准确、高效传送。
范德兰德使用的是DCV(destination coded vehicles)小车系统,小车系统集成了RFID,但因为小车系统难以直接装载行李进行安检,所以在安检接口处要完成小车到输送机、输送机到小车的卸载和装载的转换。
下面我主要介绍下西门子设计的首都机场T3行李处理系统。
1.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行李处理系统的指标数据:
地笼概貌:
2. 这么一个庞大的占满地下的大家伙都包括什么呢?
(1) 皮带输送系统(30km)
整个地笼布满了盘旋迂回的BHS的皮带输送机械,在需要判断去向的通道安装有翻盘分拣机。在分流器、自动分拣机的导入口和自动分拣机上,安装有ATR系统,用来读取行李条码标签。ATR是360度全方位的,要把行李的6个面都覆盖,ATR读取行李条码传给PLC,PLC和上位系统通讯,从而判断行李去向。
(2) 高速输送系统(38km)
如何在T3A和T3B之间高速运输行李。两者距离超过两公里,一般的输送系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李传输,所以需要更高端的技术、使用更高速度的输送系统。为了替代传统的皮带输送系统,BHS 采用高速托盘系统,安装四段式高速输送带,在T3A 和T3B之间快速运输行李。这套系统让行李以每小时40 公里的速度通过一条长达2.2公里的地下隧道,行李从T3A 到T3B 用时不到5分钟。
(3) BHS系统必须和安检系统集成,系统需要定义BHS和安检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
(4) BHS通过上面描述的机械和控制单元根据业务功能又组成几个子系统:始发行李处理系统、到达行李处理系统、中转行李处理系统、大件行李处理系统、托盘回收系统。
3. BHS和安检系统是怎样集成,并完成分拣的呢?
首先,Check-in,值机员打印好条码贴在行李上,将行李放入托盘,行李托盘进入传送带;
BHS发送行李条码给安检设备, 行李过安检设备进行X射线扫描;
图检员分析图像,给出检查结论,通知BHS;
BHS根据图像检查结论进行分拣,没有问题的行李根据目的航线分流进入行李提取转盘,等待被装箱运到飞机上;
有问题的行李进入下一道检查环节,T3是五级安检模式,第三级是CT扫描设备,第四级是痕量探测设备,第五级就是人工开包检查了。
BHS需要通过航班信息系统获得行李信息和航班信息,来决定行李的去向。数据交换是通过PLC和上位机通讯实现的。
4. 系统配置了CCTV和BHS运行监控系统来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况。
找到一个中国香港赤喇角机场的图片,情况是类似的:
行李监控系统,绿色表示正常,如果不正常或堵塞,会变为黄色或红色,不运转的分区系统会安排进入节能模式。
行李系统的每个重要关口都会有摄像头将实际影象传送回监控室,工作人员要不停地进行查找并和电脑系统进行核对,如果发现有阻塞或停滞,就可以立即用对讲机告诉现场人员进行人工疏导。
5. 系统容错设计
系统通过设置冗余通道来实现出错情况下的处理,也就是说平时工作时并不是所有的通路都处于工作状态,不运转的备份通道将处于节能省电模式。安检设备也都是冗余部署的,随时根据需要开启或者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