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公众号
王国利:冷链,只有“冷”还不够
2014-12-25
摘要:

现在冷链没有完整系统的知识标准,冷链物流、温控物流、品控物流,现在知识标准还没有最终形成。没有知识标准就没有人才标准,没有人才标准就很难出台规范的产业标准。

——访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国利教授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国利

Q:您如何看待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

王国利:目前大量冷链仓储,是在生产企业物流中,属于同一个老板,其中是没有博弈的,冷库成本是由企业生产自身消化的。现在第三方相对比较弱,就是这个问题。如果由第三方投资来建这个库,无论回收、经营、模式、业态,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规范社会化服务有难度。现在冷链物流在中国还是比较弱的,大量的冷库冷链还是依托一些食品企业。真正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不多,比如荣庆、夏晖、快行线,电商中的顺丰优选等。国外有很多纯第三方,业态比较发达。台湾的7-11,有200多个小型配送中心,有4000多家门店,他的一个竞争对手看到它的物流很发达,自己就不建了,近3000间门店让它共同配送。这也是企业自营物流,到第三方的路径之一。有时很难界定,很多企业自营物流,满足自己之后又搞了一些社会服务,变成第三方物流。比如京东,它不为第三方服务,就是电商企业的自营物流。淘宝没有物流,完全依赖三通一达等。

在河南,很多大品牌肯定要依托它的自营物流,有人要单独划出一个冷链物流区,而生产车间在另一个地方,这可能增加了三全、思念等企业的成本。冷链应该是尽量减少环节、减少微环境变化、减少物权转移。环节越多越容易断链,越多越容易扯皮。供应链实质是价值链、利益链和责任链、风险链的共同体,环节越多扯皮的机会就越多,食品供应链尤其如此。

Q:您认为制约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王国利:现在冷链没有完整系统的知识标准,冷链物流、温控物流、品控物流,现在知识标准还没有最终形成。没有知识标准就没有人才标准,没有人才标准就很难出台规范的产业标准。现在有四伙人在做冷链研究和产业,有做装备的,有做品控(保鲜)的,有做信息和供应链的。其实冷链、温控、品控这三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冷链一般运行时空环境零度以上的,而这个季节山东的水果往俄罗斯走是要温控、加温的。所以现在欧洲一般叫温控物流。电商物流不光是温控问题,它是品控问题,是农产品移动的品控技术,还有挤压、串味、震荡等问题。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时空概念和价值。人-场-货商业模式,原来商店的商品陈列,不会把水果与肥皂甚至危化品摆在一起,现在货-流-人电商模式,物流的货柜装箱却可能这样做,结果食品安全问题就出来了。

现在冷链市场需求是很明确的,不论你是搞装备、品控、信息还是其他,但最终是要回归到农产品贮运移动后的品质上,要回归到供应链价值实现和商业模式上去。无论冷链、冷库都只是手段,仅仅是一个环节。农产品有很多很多品类,温区也有很多。这个业态专业知识标准要求较高,任重道远。马云说:“为了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说:“为了天下没有难做的冷链物流。”现在可以说生鲜电商是蓝海,电商物流是漩涡,技术难度和成本较高,风险比较大,形成了有人要冲进去,有人要冲出来的“围城”现象。

Q:温控、品控有哪些不同于冷链的技术和设备?

王国利:可以说,从原始人类食物有了剩余后,就有了贮藏保鲜和品控的技术需求,随着商品交换的时空跨度和范围的扩大,为保障农产品贮运移动价值的实现,技术进步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不论是传统商贸冷链、温控物流,还是电商品控物流,最终要回归到优质优价商业价值的实现。农产品商业价值实现,要回归到不同品类的品质和卖相,其他技术装备都是保障手段,无论品控还是保鲜,技术手段是为了实现它的贮运移动价值。如芒果、香蕉要向北走,保鲜温度是14-18度。而南方的水果如往俄罗斯出口,就不只是冷链的问题,而是根据不同时空温度要求、保证它的品质和生命状态最佳的问题,是要加温或保温,不同品类实现“适”温物流,技术设备是不同的。

生鲜电商物流技术要求最高:第一级是普货物流技术基本,第二级是食品安全要求(包装食品),第三级是冷链、温控、品控的生鲜初级农产品,还有不同的品类和时空差异,所以说生鲜电商物流是最难的。电子商务需要快速移动,它的微环境(包装)、中环境(贮运装备)和时空环境(季节地域)对食品的生命状态、品质都是有影响的。货-流-人模式,物流标准不健全,快件在装载的时候是不分区的,混装的,所以一双鞋也能毒死人。现在亟待建立相关装载的标准,哪些可以混装,哪些不能,哪些在上,哪些在下等,要逐步规范。

Q:在冷链物流领域,国内和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国利:因为国情、国力、文化理念等本身有很多差别,所以冷链差别也较大。在美国超市里,稍微有点温控要求的货品都会放到冰柜里,而中国很多都不放。在山东一些地区,在冬天都不开冷机了,直接用自然温度保温。比如水饺,包装上说是-18度,但是什么温度运来的,谁也不知道,因为-2度就不变形。

现在国内设备方面,制冷机组技术差距不是很大,比如冰轮在复叠式制冷方面确实有一些达到国际水平,但这只占冷库成本的一部分,还有它的库板、保温性能、整个库的结构等方面都需要投资。有一些技术装备是能达到国际水平的,比如大冷和烟冷,出口印度和东南亚。但整体冷库建设和管理标准差距还是很大的,建的便宜,用着贵的问题突出。

冷链信息化方面,国内外差距是比较大的,有些是技术问题,有些是成本问题,有些是道德问题。监管不力。优质优价实现难,行业标准执行难,守信的用-18度储运输赔了钱,无良的用-5度储运的赚了钱,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不是某一项技术、某一个产品、某一个装备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是整个商业生态体系的问题。只有打造出健康的商业生态体系,建立透明供应链,让生产者诚、消费者信,才能实现食品安全,进而推进中国从无毒消费到品质消费的进程。

Q:您如何看待冷链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

王国利:从环境治理、法治规范、标准升级来说,还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业态上的发展还是步履艰难,不是某一个企业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因此很多大企业呼吁:我不需要政府给我很多扶持资金,我希望政府把商业环境治理得更公平,我就希望老老实实地做守法企业、做好企业、做好产品。现在这种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这些大企业本来是有实力的、是想做好的,可是没有好的企业生存机制,新的改革和依法治国伟大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希望。

王国利教授简介:

王国利,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专职副主任。科技部入库专家,兼任科技部农产品食品冷链物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农产品贮运保鲜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物标委冷链物流分标委副主任、山东物流与采购协会副会长等职。

曾任“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第一主持人,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技术第一负责人,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2项、商务部“放心肉”服务体系山东工程负责人等。“十二五”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课题负责人。多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专利16项。负责和参与起草了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等多项国家标准,

王国利教授长期致力于农产品贮藏保鲜和物流、供应链研究,特别是在冷链物流技术及物流信息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产品物流冷链(温控、品控)供应链集成技术体系”的(六面集成)研究框架业界专家的广泛认可。

物流网址大全 物流行业物流网站中国叉车网物流设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殿军

本文是物流搜索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分享到:
若您的公司或产品想被报道,请狠戳 寻求报道 如您有新发现,狠戳 我要爆料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

特色服务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Soo56.com 版权所有 物流搜索 京ICP备11042521号 物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