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系统与服务提供商戴尔公司(DELL) 成立于1984 年,最初以生产个人电脑以及办公电脑而 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随后进入IT企业级市场,产品涉及服务器、工作站、储存设备、网络连接器等,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五百强企业。
为了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戴尔开始在全球设立工厂和办事处。目前,戴尔在 中国厦门及成都设有3个工厂,并在大中华区拥有超过8000名员工。多年以来,戴尔一直致力于倾听客户的需 求,为包括大型企业、政府机构、教育组织、中小企业 以及个人消费者在内的广大客户提供创新产品与服务。
提及戴尔,“全球五百强”、“供应链管理”、“零库存”等关键词便立即进入脑海。戴尔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广为人知,成为企业学习效仿的模板。独特的直销模式也让戴尔逐渐成为业界“神话”。
在成就戴尔的众多因素与条件中,精细化生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产品按需、按时、按质的生产直接关系着客户的消费体验以及公司的发展。为了探秘戴尔的生产组织以及物流系统,本刊记者于10月底走进了戴尔位于厦门的工厂,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神话”。
走进戴尔工厂,第一个感觉仍是干净有序。虽是十几年前建成的工厂,地面却依然能照出人影,厂区内没有多余的库存,没有大量废弃的包装,没有杂物,也没有十分嘈杂恼人的声响,工人在规整的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很有节奏地作业。记者不曾想到的是,在不到2万平方米的工厂内竟能完成数百万台的年产量。戴尔工厂的生产线有什么特别之处?运用了哪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仔细参观了戴尔的整个生产流程,并简述如下。
生产流程
位于厦门的两个工厂各有3条产线,主要生产台式机、服务器、工作站、存储设备、网络连接器等设备,其生产流程与布局相似,大致分为原材料入库区、配料拣选区、组装生产区以及成品出口区,整个生产流程紧凑而清晰。以下为其中一个工厂的生产流程:
1. 原材料入库
该工厂共设有21个进料口,均采用集装箱供货,集装箱完成运输任务的同时还起到临时仓库的作用。戴尔的物料管理系统对原材料供应商开放,供应商可通过系统对物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查看和统计,并根据需要进行备货,实现每2小时送货一次。因此,除了战略采购库存外,在工厂内极少见到大量存放的货物。
2. 订单打印
客户在戴尔销售系统内根据需要选择各种配置后生成的订单,统一在生产现场进行排队打印。订单打印之前,物料管理系统会对所需物料进行检查和核对,只有物料全部备齐,订单才能成功打印。打印的订单中包含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部件信息,如硬盘、CPU、外置卡、内存条、光驱等。与此同时,系统还会为订单中的每部机器分配独一无二的服务编号(产品序列号)。通过该号码,可以查询机器的所有装配信息以及维修记录。
3. 配料
组装每一个产品需要的所有物料按照订单拣选出来并放置在配料箱中。为了提高配料效率,常用部件通常选用流利式货架进行存放拣选,非常用部件则放置在搁板货架上。价值较高的CPU则处于相对封闭的区域内,由工人将其拣选并放到从封闭区域内穿过的输送线上。有赖于快速的补货,有些零部件(如机箱)不需要放在货架上,直接从集装箱移至输送线旁进行配料。工人按照订单信息进行原材料配备以后,还会对其PPID码(产品料号识别码)进行一一扫描,并与系统订单信息进行比对,只有信息一致时系统才会让其继续进入下一环节。
4. 组装
配料箱中的部件备齐后,系统会根据工位的繁忙情况自动将配料箱输送到指定的工位等候装配。工厂主要采用单元模式(cell build)进行生产,即一个人负责组装整台机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灵活,一条产线可以同步生产十几个款式的产品,对于分散、配置多样的订单,这种生产模式的效率非常高。目前,戴尔工厂内约有200个单元模式工位。
5. 测试
组装好的产品放置在专用托盘上,经输送线送至自动堆垛机(stacker)处码放,特制的多层货架堆满后,系统会提示操作人员取货。工人推着与多层货架配套的专用多层电动叉车将多层托盘(产品)取出,送至测试架(burn rack)进行全自动测试。
6. 外观检查及包装
产品通过测试后,会再次由工人推着电动叉车将多层托盘(产品)从测试架取出送至输送线进行高压测试以及外观检查,在此过程中自动卸垛机(de-stacker)完成待检产品的拆垛作业。在包装环节,较重的电脑和服务器均通过半自动吸吊设备协助完成,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7. 出库
包装好的产品按订单物流方向汇集在规定区域内暂存,待该方向的所有订单产品集结完毕集中码放在出货口处的集装箱内,交付物流公司运输。与进料口相对应,该工厂的出货口也是21个,其中包括负责包装废料回收的集装箱。
领先的工业4.0生产物流系统
戴尔的生产物流系统完全是当下国际倡导的工业4.0数字化制造系统。工业4.0是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最大热词,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智能制造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在德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令人惊诧的是,戴尔厦门工厂早在2006年就通过中国的昆山同日公司完成了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该项目至今仍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戴尔通过其先进的ERP(企业资源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WMS(仓库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WCS(仓库控制系统)等信息系统,把MRP计划同生产作业现场控制系统联系起来,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计划的执行、跟踪以及所有资源(人、设备、物料、客户需求等)的当前状态,整个生产物流系统处于动态监控记录。
戴尔的一套PC生产物流系统包括以下设备:900米零压力积放电滚筒输送机(1200支电滚筒)、4台堆垛(卸垛)机、2套螺旋升降机、3套AB PLC总线控制系统、2套工控机监控系统、2套PTM屏显拣选系统、RFID读写器11套、SICK扫描器12套、摆动轮分拣机11台、HANEL垂直回转库1套、各种计量及检测仪器、自动化专机、自动测试系统、自动贴标机、半自动助力吸吊机。这一完整的工业4.0生产物流系统,涵盖了信息系统、仓储物流技术装备、生产技术装备、自动化专机,生产效率达到500台/小时,输送分拣效率1500箱/小时。
戴尔在8年前就给我们提供了工业4.0生产物流样板工程,建成一个快速反应、有弹性、精细化的制造环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该智能生产系统也适用于其他行业(家电、汽车、半导体、通讯、IT、医药等),对单一的大批量生产或既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又有大批量生产的混合型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持续不断的改进
1. 按需改造生产线
戴尔厦门工厂内除了大规模采用cell build生产模式外,还改造和新增了部分流水线模式。这是由于2007年戴尔调整营销模式后,开始涉足渠道销售,从而需要完成大量相同配置的产品订单,而流水线模式更有效率上的优势。
2. 大量采用自动化技术设备
为了降低不增值的劳力投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戴尔逐步将自动化设备引入工厂。如,有的服务器内需安装十几个硬盘,而每个硬盘需要安装至少4枚螺钉,这样大量重复的劳动不仅加重了工人负担,也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成本。因此,从2013年开始,戴尔引入自动锁螺钉设备,在组装开始前统一将硬盘螺钉锁好后再配送至后端的流水线。此外,还采用了标签自动打印及张贴设备等。
3. 实施MMML管理
除了上述的自动化设备投入外,戴尔还对生产环节进行持续改良,从而缩短生产周期。例如,调整机器的移动距离、产线上配料箱的回流路径等,让生产变得更加精益。据悉,这也是目前戴尔正在全力以赴实施的项目——MMML(make manufacture more lean,使生产制造更精益)中的主要内容。其实,戴尔工厂现场有序的管理,作业效率的大幅提升,包括许多人性化的作业环境设计,都得益于该项目的逐步实施。对于MMML的内容及成果,本刊将继续关注。
4. 信息系统的大力投入
在参观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时时感受到戴尔先进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给整个生产流程带来的高效便捷。戴尔对其管理系统的投入和创新从未间断,从物料供应的及时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设备响应的灵敏性,甚至产品售后的可追溯性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其系统功能的强大。
立足客户,以人为本,效率至上
戴尔不断追求效率的目的,只为了更快、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如果说数字能代表一切,那么戴尔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证明;如果说事半功倍是效率最好的体现,那么工人轻松自由的工作节奏也已经做出了最好的说明。或许阅历不够,看过的工厂不够多,但戴尔干净明亮的工厂环境,快速平稳输送的配料箱,有条不紊的现场作业管理,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国内IT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企业如何通过业务转型、技术升级等方式寻求发展,生产效率如何提升,供应链管理如何优化,均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过,至少戴尔已经在路上,并且从其工厂的效率以及产能来看,戴尔已经为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由物流搜索网编辑整理,不代表物流搜索网立场。如需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来源:戴尔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