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大谈机器人 对中国机器人给予厚望
“‘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如是说。
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中,习近平对机器人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和肯定,他指出,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而作为“未来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习近平认为,“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此次的讲话中,习近平大谈机器人,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释放了积极良好的信号,将对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附: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
前几天,我看了一份材料,说“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制造机器人的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不断降低,性能不断提升,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国际上有舆论认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看到这里,我就在想,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但我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能不能应对这场竞争?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这样的新技术新领域还很多,我们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评论: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大谈机器人,足见政府部门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实际上中国政府也是这么做的,2014年各地相继出台了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机器人产业园如以后春笋般崛起,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工信部重点培养3~5家机器人公司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4日报道,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业正在不断发展。在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工厂里,(画面中是机器人工厂里面各类机器人产品),这些产品多是发往浙江、广东等制造业密集的地区。据新松机器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50公斤以下机械手已经卖断货。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尽管已经有一批企业在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品牌的认知度,在机器人的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品牌的竞争压力。
工信部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行业发展,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组织编制我国机器人产业行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工信部将要求,到2020年,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
评论:中国的机器人市场潜力很大,但就目前来看,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基本上是被国外的机器人巨头所把持的。2013年在中国的机器人销售量达到3.7万台,仅仅四大家族就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的总的销售量加到一块还不到一万台。中国的机器人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缺失一直是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硬伤。
中国的机器企业的快速崛起,与机器人企业本身的自强不息分不开,政府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相关政策正在不断出台中。
发改委欲打造三个机器人检测中心 控制机器人产业野蛮增长
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就在几天前,发改委曾专门组织召开了一个内部会,会议的核心内容是要在国内打造3个机器人检测评价中心。
“在原来制造机器人的过程中,我们要检验什么,或者要达到什么技术指标,有些东西没有搞清楚。因为这些东西没有搞清楚,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手段也没有,或者说用传统的检验方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该知情人士如是向本报记者说。
目前,各方抢食机器人蛋糕的劲头的确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按照行业人士的说法,机器人行业每年的增速在15%到20%,这还是保守的说法,未来3至5年,还会更快一些。一些地方政府对客户端或者销售端还会进行补贴,更刺激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而现在,机器人检测与评价平台出来后,机器人的材料、关键零部件到整机、装备到系统集成,都需要进行测试,测试发现问题再追溯到是材料问题还是加工工艺问题,从而对机器人进行改进。
“这个平台就是以工程化的测试,解决机器人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前述知情人士认为,检测平台的成立,可以说对机器人产业有着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可以保障机器人质量的公共平台,比如产品的寿命、性能等能不能达到国际水平甚至超出国际水平的基本保证”。
评论:中国目前机器人市场的确很火热,很多企业不管以前的主业和机器人有无关系,都想进军机器人行业分一杯羹,这也造成了机器人企业数量上的剧增。据统计仅仅2014年前九个月,新增加的机器人企业就达到了175家之多。“大跃进”的后果也许并不是产业的全面进步,“一窝热”的背后很可能是“一窝死”,在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各项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规范下混乱的机器人市场,避免其步光伏后尘。
科学家欲建立先进的“机器人大脑”系统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机器人大脑”,这是一种大型计算机系统,它将成为人类的最佳助手,便于人类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器设备,以及处理家务杂活。
只要通上电源,机器人大脑将成为一个“中心知识服务器”,任何机器人可以访问这些公开的网络资源。当前它可以下载和处理10亿张照片,12万段YouTube视频信息,1亿份指南文档和应用手册。
研究负责人指出,机器人大脑是一个大型运算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计算机模拟和真实机器人实验,学习和掌握相关信息资源。
相关应用涉及机器人研究、家用机器人和自驾租车等,机器人大脑提供的信息将以适用机器人的格式翻译和存储起来,当机器人需要使用时,将启用这些信息。机器人大脑可作为家庭、办公室和工厂的得力助手,它们需要理解人类的世界如何工作运行,以及人类的行为表现。
机器人研究员通过机器人大脑,现已教会机器人一些操作:如何找到你的钥匙、倒一杯饮料、放好餐具,以及不要打断两个人之间的谈话。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阿苏托什-萨克塞纳(Ashutosh Saxena)说:“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可以访问我们希望获得的任何信息,如果机器人遇到未知情况,它可以像云端‘机器人大脑’查询相关信息。”
萨克塞纳和研究同事指出,机器人大脑可以挑选与目标相关的照片,再将图像和视频与文字建立连接,从而有助于分析识别目标,以及如何操作使用它,同时,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和行为。
国内首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生产线投产
全过程实现数字化制造机器人年产能将达5000台。7月25日,坐落在浑南区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园处于建设高潮,这里将崛起占地6万平方米的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其核心车间之一——用新松公司自己生产的机器人建立的数字化智能车间,已完成了前期的建设,正在进行最后的生产线调试。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指出,这条国内首个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生产线将于8月正式投产,年产能将达到5000台。
哈恩晶介绍,这条生产线集成了新松公司核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抓取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产品,实现物料自动搬运、柔性物料传输、零部件自动清洗、自动化装配、自动喷漆、智能仓储、智能综合监控及数字化虚拟制造系统等功能,可完成产品从零部件入库、到产品最终装配、检验、喷漆,最终实现成本入库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这条生产线之所以称为数字化制造,是因为整个过程实现了数字控制,是对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的一种颠覆。在管理层面由信息系统实现对生产状态的实时掌控,在执行层面由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堆垛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完成全数字化智能系统生产流程。
评论: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点已经和得到了实践的证明。用机器人造机器人虽然在国外已经有先例,但对中国来说在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新松机器人的这一创举是中国国内首例用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尝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也为中国的其他机器人企业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埃博拉疫情肆虐 科学家欲用机器人抵御
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疫情,截至10月14日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8914例,4447人丧生。据悉,此次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研究小组并不打算重新研发一个机器人,而是修改现有机器人;他们希望尽可能保证人类的参与,尊重当地人埋葬和吊唁的习俗。虽然这些行为帮助有多大目前并不清楚,但关键在于使用实用的健康护理工具,而非高尚的概念。如果一切进行顺利,研究人员将在几周或者数月时间内安排机器人对病患进行更安全的照料和护理。
广州将建2至3个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2014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在广州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等嘉宾、企业家约400人参加了会议。
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未来五到十年,将是珠三角地区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广州市将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以重点扶持,期望与企业家们合作共赢。
据了解,广州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已初具规模,年产值超过百亿。下一步,广州将推进广州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打造2至3个集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及集成应用产业集聚区及专业基地。
超级电脑首次通过图灵测试:被当作13岁男孩
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表明,有一台超级电脑成功让人类相信它是一个13岁的男孩儿,从而成为有史以来首台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
此次在英国皇家学会参加测试的共有五台机器,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文本对话让测试者将其误认为是人类。这项测试起源于1950年,由电脑科学先驱阿兰图灵(AlanTuring)设计。图灵表示,倘若机器与人类无法区分,就表明机器也在“思考”。
根据图灵测试的要求,在一系列时长为5分钟的键盘沟通中,机器需要“蒙蔽”30%的人类测试者才能通过这项测试。
有一款名为尤金古斯特曼(EugeneGoostman)的电脑程式模拟了13岁的男孩儿,并成功骗过了33%的人类测试者。雷丁大学教授凯文沃维克(KevinWarwick)说:“在人工智慧领域,没有一项测试的标志性和争议性能超过图灵测试。”
他还说:“这将成为历史上最令人振奋的一刻。”
关于这个程式,有以下几点非常值得注意:
1、与很多媒体的报道不同,尤金古斯特曼(EugeneGoostman)并不是超级电脑,也不是电脑,而是一个聊天机器人,是一个电脑程式。
2、尤金的开发者很狡猾,他们把它伪装成了不以英语为母语的13岁乌克兰男孩儿。正如尤金的创造者弗拉基米尔维塞罗夫(VladimirVeselov)所说:“我们的主要想法是,尤金可以号称自己无所不知,但受到年龄的限制,所以他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虽然这从技术上完全讲得通,但从感性角度来看,却一点都不令人佩服。
3、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聊天机器人并不懂得感性的思考,它只是一个用文字模拟人类对话的模拟器。
换句话说,这远不是什么里程碑式的壮举。但这的确十分重要,因为它表明我们进入了一个难以区分聊天机器人和真人的时代。
评论:能够与机器人进行沟通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和研究目标,虽然现在的图灵测试只是简单的人机对话,谈不上复杂,但他的意义在于让未来的人机自由对话成为了可能,开创了一个人机自由对话的时代。
中美机器人“云”中牵手异地合作
世界各地具有不同能力的机器人如何开展合作,怎样拓展单个机器人的能力范围,完成单个机器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云机器人”应运而生。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机器人实验室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实验室联合进行的云机器人首次实验取得成功。
“研究发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同类型机器人由于硬件和基础软件的不同,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也各不相同。”联合项目中方负责人、中科大人工智能中心和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教授介绍,科学家们设想,如果让不同的机器人与云计算平台相结合,从云平台和其他机器人那里获取有关知识和技能,那么就可以实现机器人之间、人机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从而极大地拓展每一台机器人的能力范围,并降低开发成本。因此,云机器人被视为突破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技术瓶颈的一种新的重要手段。
“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本项目的理论基础,扩展技术体系,启动云机器人平台的工程化开发,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验测试,促使有关成果可以扩散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其他智能机器人。”联合项目美方负责人、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主席、卡内基-梅隆大学伟罗莎教授说。
郭台铭:富士康开发医用机器人为尽社会责任
8月21日消息,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周二表示,鸿海全力瞄准医疗市场,目前已持续开发医用机器人,有信心能大幅降低医疗成本。
郭台铭周二完成冰桶挑战之后表示,未来在医疗、保健等领域,机器人将是非常大的市场,鸿海集团将积极进军医疗领域,开发与移动设备相关联的医用机器人,但这只是鸿海的志业,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尽企业社会责任。
郭台铭指出,预计中国大陆到2040年老龄人口将占40%,为应对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势必需要高科技医疗的预防检测,以及自动化医疗照护、远程医疗、医院自动化应用等,这些都是鸿海未来努力的目标。
郭台铭强调,医用机器人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制造,而是如何建立销售管道,这部分还需要点时间努力。不过,目前鸿海早有能力可降低医疗设备成本,主要是集团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很大,若整合这两个部分采购,材料成本可降低,有助于医疗自动化普及。
日前日本软银正式对外发布人型机器人“Pepper”,将由鸿海代工制造,这是鸿海有史以来第一笔机器人代工订单。软银计划明年2月开始面向普通消费a者发售Pepper,或将有助于鸿海第四季度业绩提升。
此外,目前鸿海也与台大癌症医院中心、医疗设备商Varian Medical System进行产、学、研三方合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由物流搜索网编辑整理,不代表物流搜索网立场。如需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来源:机器人网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