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公众号
房殿军: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向欧洲借鉴什么?
2014-3-20
摘要:

由物流搜索主办的2014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峰会(简称:CLTES2014)暨2013LT中国物流技术大奖(简称:2013LT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启幕,以“重新定义物流技术”为主题,共同寻找物流技术的下一站。来自德国弗牢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的中国首席科学家房殿军先生在现场做了《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向欧洲借鉴什么》的主题演讲。

由物流搜索主办的2014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峰会(简称:CLTES2014)暨2013LT中国物流技术大奖(简称:2013LT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启幕,以“重新定义物流技术”为主题,共同寻找物流技术的下一站。来自德国弗牢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的中国首席科学家房殿军先生在现场做了《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向欧洲借鉴什么》的主题演讲,以下是图文实录:

              2014年国物流技术装备峰会  房殿军先生做主题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下午好。很容幸能够参加中国物流技术装备高峰论坛。

我的报告分为下面几个部分,首先我就国际国内大趋势给大家做一点介绍。其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会对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的机遇和挑战和大家进行交流。第三点我会介绍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向欧洲借鉴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会给大家推出物流谷的概念,物流谷就是技术与人才聚集的物流高地。

首先,我就国际国内大趋势给大家做一点介绍。

第一,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资源紧缺、环境恶化。雾霾使大家深受其害,这是我感受最深的。    

第二,城镇化给物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正向快速城镇化转变,而欧美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基本已经完成。尽管如此,中国的城镇化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物流和交通的也迅速发展,导致交通状况恶化,城市拥挤,雾霾等一系列问题。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物流解决方案。

第四,电商给我们物流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电商带来最大挑战就是订单微型化。以前物流是通过大量卡车运输来实现的商业行为。而现在,大量包裹运输,促使快递业成为最大的赢家,物流装备企业的机遇就是在其中。

第五,是经济的全球化和物流的社会化。经济全球化自不必说,大家都已切身体会到了,我们在中国就可以买到全球最好的奢侈品,在中国的消费群体中,有一批人应该能消费到世界上非常贵重豪华的东西。物流社会化是随着电商发展而发展起来,这些会给物流技术行业带来新的内涵,给社会物流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

第六个趋势即电商的高度个性化。应按照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社会老龄化给未来带来老龄服务的问题。老龄服务对我们物流系统来讲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最后,我通过全球64个国家和1000多个CEO的调查结果说明,现在我们所面临的三大问题,第一位是技术,其次是人才,第三是市场。

_baidu_page_break_tag_

          2014年国物流技术装备峰会  房殿军先生做主题演讲

通过以上大趋势分析,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第一个优势是政府重视物流业发展,提出标准化和信息化。从2009年到2013年国家发布物流业政府文件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从中国的GDP和物流成本在GDP中占的比例可以看出,还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根据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均GDP超过4500美金的时候,物流业就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根据2012年调查,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第三产业的GDP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物流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这就是中国面临最大的机遇,我们要改进,就要靠技术。

第二个优势是,城镇化促使电商的发展,社会物流给企业家带来机遇。不同于过去的物流企业,社会物流技术装备将给现在的企业家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这部分将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个优势是中国人本身具有探索精神。中国企业热爱技术,与欧洲企业不同的是,欧洲人面对新技术比较保守,他们考虑的是就业岗位是否受限,而中国人敢于冒险、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给物流技术领域创造出很好的发展机遇。只要有新的技术出现,就会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根据我们对中国物流装备市场预测并分析得出,现在中国的物流装备市场正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而物流装备企业之间还存在恶性低价竞争的行为,大家靠低价竞争,实际上社会对物流装备需求是很高的,所以还有很大未开发的市场空间。

谈到机遇之后,我们面临的挑战有哪方面?

中国客户在物流标准化、单元化、集中化的发展速度相对较低,这给流装备企业带来系统设计、制造以及实施方面的困难。现在行业毛利率比较低,市场不够规范,存在恶性低价竞争的行为。

中国缺少差异化竞争。哪个技术受客户青睐,制造商就大量生产。不管是穿梭车技术、货架、还是叉车技术受到了大家关注,所有制造商都做货架、叉车或者穿梭车。这样就缺少专注、缺少差异化竞争。

中国自制研发的高,缺乏和战略伙伴合作意识。德国物流装备业比我们先进很多,因为他们对市场敏感度高,而中国还处于低浓度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技术不高,行业竞争力比较弱。其次,中国缺乏高端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企业之间互挖人才,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问题。

中国人现在面临机遇和挑战,关键在于研发和创新!

在中国注重研发的企业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例如,华为多年非常注重对研发的投入,他们的研发人员占到整个人员50%。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研发和创新。德国人每五年会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我根据自己在德国的工作经历,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

另外我们要学习欧洲企业创新精神,刚才提到德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人翁精神非常强,他们会给国家提供研发平台去合作。中小企业的投资主要靠自主经费和银行贷款,是为造百年企业。而在中国市场,很多企业不愿意上市,或者说上市后又亏本,这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德国人有研发外包的平台,在1949年成立的国家物流研究院,为德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国家拨款1/3的经费,研究院利用这个拨款及其他方面的科研经费,为企业提供创新方面支撑。

德国和欧洲一些企业非常专注一个领域,一做就是几十年。举个例子,在德国有一家公司几十年专注生产堆垛机,每年生产200多万台堆垛机,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万台了,而他却不做系统集成商,踏踏实实就做生产商。

很多德国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上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甚至超过70%,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时候就是主导地位,定价和标准以他们为主。之所以我们的企业利润低,是因为我们总是重复别人的东西,我们专注度不够,创新不够,只有主动创新才能引领市场,而不会被市场压迫才去创新。

建立浓缩型供应链,把行业尖端企业包括研发和教育集结到一块形成一个高浓度供应商的集结点,从而实现高浓度供应链管理,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从研发角度来说我们中国人应该学习德国人严谨的态度,他们遇到问题就去解决,咱们遇到问题就是绕过去。如果我们在研发方面具有德国人的严谨,在市场运作方面保持中国人的灵活,肯定能超越德国甚至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

_baidu_page_break_tag_


             2014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峰会 现场观众

最后,我讲一讲物流谷的概念。德国在30年前就有物流谷的创举,德国物流谷在多特蒙德市,是欧洲最大的物流技术研发基地与物流人才培训中心。最初在多特蒙德大学附近建立一个工地,很多研发组织搬到这里,依靠大学优秀的人才实力,研发技术实力也得以提升。到2003年,9.15平方公里的空地全部建满了,解决了上万人就业问题,也对多特蒙德市的转型创造了条件。后来物流谷不断发展,向外延伸,多特蒙德市其他三四个地方发展起物流谷。2010年联邦政府又出资1亿欧元支持德国物流研究院,打造鲁尔区的物流高地。

这里面我提一下,物流研究院对中小企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30年前研发出来的悬挂巴士技术,现在已经被西门子买断了。24小时服务塔,这个被世界老大SHEFFER买走了。经济型分拣技术已转让给德国的LODIGE公司。德玛泰克公司新型穿梭车技术给公司的发展带来重要的作用,使德玛泰克夺回了在德国的市场。还有一种智能化的经济型、轻量级的智能无人小车技术,已经让给BITO公司。基于激光导航的技术,是新型轿车的仓储系统,在机场或者是已建的仓库里面,尤其在城区,可以利用停车场的面积,提高60%利用率,解决了未来城市停车难的关键技术。这一技术也被Sersa公司买断了。

在此我想引出中国物流谷的概念,在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在湖州正在打造中国的物流谷,他也是基于研发和人才培训的支撑,因为人才和技术是托起物流高地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会集聚国内国外物流装备制造企业,高端的物流服务企业,甚至包括政府的有关部门认证、标准的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在这地方入驻。这个项目会给咱们在座的企业家和领导带来一些新的发展机遇。

总结:中国的物流技术装备市场潜力非常大,我们中国企业要学会专注,采取规范化的差异性竞争策略,人才与技术是我们打造百年老店的基础,集聚是发展的模式,集聚物流谷,有利于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谢谢大家。


本文是物流搜索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分享到:
若您的公司或产品想被报道,请狠戳 寻求报道 如您有新发现,狠戳 我要爆料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

特色服务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Soo56.com 版权所有 物流搜索 京ICP备11042521号 物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