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公众号
外贸增速疲软 倒逼上海加紧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2012-11-13
摘要:

    2012年1~9月,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增速仅有1.2%。
  
    这是上海市刚刚发布的数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张新生表示,这是因为国际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对上海的外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今年以来,进出口的持续下滑让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今年上海市高层多次调研海关,希望海关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的试点,刺激上海外贸发展。
  
    上海市正在推动《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立法。上海市商务委巡视员菅和平透露,“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和修改,这个重要的成果目前已经递交给市人大,进入最后阶段的审查,有望于今年年底出台。”
  
    外贸增长疲软
  
    外贸的下滑让长三角两省一市各级政府压力很大。
  
    长三角历来是中国外贸进出口的重镇。但是今年以来,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进出口总额均呈现大幅减速。
  
    上海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上海进出口总额3281.1亿美元,同比增长仅1.2%;其中,出口1545亿美元,同比下降0.1%,进口1736.1亿美元,同比增长2.3%。
  
    “这个数字不仅比广州和北京低,也比福建和山东低,但和浙江差不多。”张新生表示。
  
    张新生告诉记者,上海外贸增长疲软的主要原因有3个:首先是上海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加大服务贸易发展,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其次,近年来上海劳动力成本、企业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第三,欧债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对上海外贸影响较大,其中上海与欧盟的贸易额下降了25%。
  
    比如,原来在上海出口当中占据主要份额的机电产品,此前主要是来料加工,但这部分企业从2009年开始陆续向中西部转移,这对上海机电产品的出口影响很大。
  
    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也在累积。上海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海关关区对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1245.2亿美元,下降6%;除了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微弱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呈现双降态势,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出口总额1896.1亿美元,下降了5.9%;另外,机电、服装、家具、箱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都出现了下滑。
  
    外贸的下滑让长三角两省一市各级政府压力很大。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中央高层频频调研江、浙、沪外贸出口情况,提出力保10%的出口增长,并建议出台多项刺激政策,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被誉为“出口第一县”的昆山,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2011年昆山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855亿美元,超过了全国23个省;但在2012年1~8月,昆山完成进出口总额544.6亿美元,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340.7亿美元,同比增长0.3%。
  
    昆山市市长路军告诉记者,“这个数字已经来之不易,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给昆山的外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今年1月开始,昆山的外贸就出现了负增长,一直没有浮出水面,“到6月出来透了一口气,7月又沉到水里,8月才实现0.1%的增长。”路军表示。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速
  
    上海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主要思路就是提高市场开放程度、提供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外贸出口的不乐观,正在倒逼上海加紧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张新生表示,贸易数据下滑,“并非是坏事”,“贸易数据出现下滑也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密不可分。不过,这也给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有品牌一旦有所突破,将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增添重要砝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想法。”张新生进一步指出,“未来,上海要进一步加大自有品牌、技术出口,这一领域在前三季度保持20%的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装备制造业成套出口,加大海外营销力度,加大服务贸易出口,加大出口产品基地建设。”
  
    “具体实施方案正在研究中。”张新生透露,围绕“到2015年基本拥有比较完备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总体目标,上海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主要思路就是提高市场开放程度、提供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张新生告诉记者,2011年上海市被列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确定将会聚焦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以及浦江沿岸等重点区域,率先在城市共同配送、现代商贸服务功能区、国际贸易中心公共平台等贸易流通领域开展试点。
  
    其中,上海虹桥商务区的总体功能定位为“服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商务区建成后将成为未来上海西部的中心,长三角的CBD,并与外滩和陆家嘴的上海东部CBD遥相呼应,从这个角度讲,虹桥商务区是将来上海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中国第二个浦东。”上海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向本报记者指出。
  
    华顿经济研究院的前身就是汪道涵主持组建的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成立于1988年。早在2009年,经过前后为期两年的调研,华顿经济研究院就形成了一个关于“虹桥商区”的初步建议,作为政策参考递交给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这就是“大虹桥”的最早雏形。
  
    不过,沈晗耀认为,现在的虹桥商务区层次还不够高,应该瞄准“江浙沪长三角的CBD”去发展。“现在的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不是一个行政区域,仅是一个功能区域。没有税收功能,面积又太小。核心区面积只有不到5个平方公里,很难施展。规划的86平方公里只是影响面积,实际上各区各自在做。”
  
    贸易环境寻求制度突破
  
    条例将在贸易主体、区域布局、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和贸易促进以及法制环境建设等方面做出规定。
  
  “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机制,是在市场化的条件下,打破现有的行政体制或者企业体制的阻碍。”张新生进一步解释说。
  
    商务部与上海市以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为核心已经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已经明确了23项部市合作重点,着重突破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当中的体制机制瓶颈。
  
    据记者了解,上海市正在推动《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立法,希望以立法的形式完善国际贸易中心市场体系。
  
    上海市商务委巡视员菅和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市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共建机制。“推动条例立法工作已经开展了近3年的时间,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和修改,这个重要的成果目前已经递交给市人大,进入最后阶段的审查,有望于今年年底出台。”
  
    “条例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完善国际贸易中心市场体系,在贸易主体、区域布局、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和贸易促进以及法制环境建设等方面做出规定。”菅和平透露。
  
    “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贸易便利化。”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在今年初召开的上海推进贸易便利化服务企业大会上表示。
  
    在上述会议上,浦东新区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另一个功能载体——虹桥商务区所在的长宁区被确定为上海市开展贸易便利化工作试点的区域之一。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长宁区“一站式”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已开始试运行。上海海关先后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如调配人力派驻中心设立专岗提供海关事务咨询,支持设立公共型保税仓库,建立海关事务联络员制度以帮扶小微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由物流搜索网编辑整理,不代表物流搜索网立场。如需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来源:物流搜索

分享到:
若您的公司或产品想被报道,请狠戳 寻求报道 如您有新发现,狠戳 我要爆料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

特色服务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Soo56.com 版权所有 物流搜索 京ICP备11042521号 物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