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公众号
许绍明:紫荆花里走出来的物流大家
2012-9-21
摘要:

许绍明认为,在物流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中国的物流发展速度很快,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改变粗放型的格局,朝着精益物流、数字物流的方向发展。他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从业34年的感受:三十载风雨兼程,以诚挚抒写物流人生。

     许绍明认为,在物流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中国的物流发展速度很快,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改变粗放型的格局,朝着精益物流、数字物流的方向发展。他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从业34年的感受:三十载风雨兼程,以诚挚抒写物流人生。
     在电视里,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个广告,“用健康跨越障碍,将来就是你的。有健康,才有未来,安利纽崔莱”。其实,安利的产品远不止于保健品、还涵盖化妆品、个人护理及家居系列。从安利官方得到数据显示,安利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国拥有了26个仓储中心,在600多个地级市中,有233个城市分布着282家店铺在销售安利的产品。
     可以说,安利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来概括最为恰当。遥想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经历了1997年的退货风波,1998年4月的自觉停止经营活动,1998年7月的转型,转型之后背负的“传销”包袱,2001年的“31号文”风波,2004年的中国直销立法风波……这其中,安利大中华区储运/店铺营运副总裁许绍明可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所有的事情都赶上个正着。但所有这些,如今在许绍明看来,都成为了一段值得珍藏和铭记的往事。用他的话说,“我从事物流工作已经有34年了,经历过了太多的事情,我的理念中从没有服过输,如果没有这一股子劲儿,是做不好物流的。”凭借着出色的业绩,得到了业界同仁的钦佩和赞扬,成为如今物流界的风云人物。

物流,物流装备

从不同中找相同
    紫荆花开花落,大叶草黄绿交替。已过天命之年的许绍明,回忆起往事来仍有一丝感慨。他说,“我以前做物流的时候,很想学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如在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尽管它是一家非常具规模的公共企业,但在里面我也学到了许多管理的经验。包括后来的葛兰素大药厂,和香港牛奶厂。我不是挑一个很有经验的工作来做,而是,每一个行业的物流我都要做,因为不同的行业,物流的运作是不一样的。我希望透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我学的更多。”
    在这些走过的公司中,许绍明认为有两件事情,在他的印象中非常深刻。他说,“香港牛奶公司,以前在香港是一个很大的食物供应商,它不单单是供应牛奶,其中也包括许多快消品。例如,香港两大超市之一的惠康超市。我在香港牛奶公司工作的时候,主要负责批发部的库存管理,因为我们的吞吐量很大,我还没有去之前,他们要求商品尽量不要脱销,这样一来,仓管员和库存员之间的矛盾就比较大。管理仓库的人觉得,如果订太多的货,根本没有地方放;而对于库存管理的人来讲,如果货要是不够,脱销机会产生的成本会比较高。于是问题又来了,因为我们的货品都是进口的,用船来托运会延误时间。”
    面对这种情况,许绍明提出,“短期的脱销,不会对公司生意有影响,可能会带来公司更好地利润机会。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一些产品,顾客经常去买,买不到会觉得无所谓,我什么时候去买,都可以买得到,从顾客观念来讲,这是对的。如果从成本考虑,企业的产品不是一次进口,而是分批进口,希望这样做可以做到最低库存量,可是,做这个决定是必会有些风险。在我提出这个建议之后,管理层有一点接受我的想法。于是,就允许我们的货品不是大批的进货,而是分批的进货。这样一来,仓库的压力就减少很多,在仓储利用率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也使公司在面对仓库和库存的挑战方面,做了一个很大的转型。”
    不同的行业,物流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许绍明说,“做药品物流与其他物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对配送的要求也非常高。在葛兰素大药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怀疑售出的一个医药品种有一点小问题,需要在很短的时期内,把流出的药追回来,于是我们就根据公司建立的追踪系统,大概在十分钟之内,就查到这个药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卖给了哪位医生,以及具体的详细信息。于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已经开过药的医生及药行的存储都追了回来。当追回之后,发现没有什么大问题。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但你想想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把一天卖出的货品信息找到,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尽管,香港地方比较小,但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在内地这么大的地域操作就比较困难了。”

小湖游向了大海
    1995年,许总来到安利公司,并出任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储运/店铺营运总监,负责港、澳、台三地安利店铺、物流中心的人员管理、设施建设和规划、营运方针政策。
    “当时,我并不清楚安利公司有多大,因为,她在中国的业务还没有开展起来。”许绍明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当他正式加盟安利公司后,去美国接受培训时才知道,安利公司的规模原来如此之大。“公路两旁1.5公里都是厂房,这个日用品公司怎么这么大。”许绍明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他感觉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当时,安利在中国的创业者郑李锦芬(原安利中国董事长)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中国广州建立了安利(中国)的第一家工厂。在1995年工厂开幕典礼之前,郑李锦芬急需一位管家式的人物,帮她打理这个被认为像“广阔海洋”一样的市场,以及解决各种纷繁复杂的物流问题。最终她相中了许绍明,并在1995年初将他派到了大陆市场。
    许绍明面对《物流装备》杂志的记者,这样回忆道:“1995年的时候,恰好是安利中国开启的年份,管理层发现,内地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希望招一批比较有经验的人来主管这个市场。于是,有一批包括安利(香港),甚至是安利(台湾)公司比较有经验的人,都调过到安利(中国)来做内地的市场。当时,给我感觉就像一个小湖,去了一个大海。”

_baidu_page_break_tag_

一切从零开始
    中国内地这几年发展,有目共睹,经济飞速发展,购买能力持续提升。在面对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这两年随着电商的快速崛起,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回想起安利刚走进中国市场的时候,许绍明回忆道:“开始的那一年是很难的,好像一切都要我们自己亲手来做,配套措施非常落后。”这对于已经习惯了香港先进的物流方式的许绍明来说,对大陆落后的物流技术条件感到非常棘手,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一步一步把架子搭起来。
    那个时候,安利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产品线不是太多,只有洗发水、洗涤剂等四种家居产品,其余的产品都不能直接进口,这与产品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开发刚刚起步有很大关系。
    对于内地市场,许绍明并不陌生,据他回忆,早在1992年的时候,他就到过重庆,帮助所在公司进行建设厂房,那时的设施和物料供应,大多是由美国经香港转运的。而许绍明的任务是,要建立安利公司在中国庞大的物流体系。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有了初步的计划。“我的打算是,根据现有的物流仓库为基点,构造遍及全中国的网络体系。”许绍明说。
    来到内地以后,落后的物流发展现状令他大吃一惊,“当时,仓库的概念还停留在平房或建筑物上。”许绍明说。于是,他在考察外仓期间看了很多仓库,但是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尤其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去四川考察一个仓库,当工人打开仓库门时,生锈的螺栓发出吱吱扭扭的声音,让人感觉仓库的设施陈旧且欠缺妥善的管理,仓库里灯光照明昏暗,再有就是仓库地势低洼,空气潮湿。这样的仓库如何能为现代化仓储运作服务呢?”回想起这段往事,连许绍明自己都黯然失笑。
    后来,公司选择了广州员村科技工业园的一个10,000平方米的美式仓库,这个仓库是由一家传真机厂房改造而成。公司在仓库内装配了货架,并修建了两个装卸平台,但仍然无法应接日益频繁的收发货工作量。2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要容纳下仓务、库存、行政等各组别的人员办公,确实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另外,该仓库所处的地势低洼,排水不及,每逢大暴雨,仓库就会面临雨水倒灌的情形。如何及时的抢救货物,将损失降到最低,水浸后如何清理现场,灾后如何防虫、灭蚁等等工作,都是许绍明需要考虑的问题。为此,他组织仓库员工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并启动了相应的应急机制。当发现雨势过大时,立即启动,将安全隐患消减到最低程度。

构建物流人才体系
     建立配送中心最大的困扰,还在于缺乏现代化物流管理经验的人才。为此,许绍明耐心细致地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指导。许绍明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什么是物流,什么是库存管理系统都要从头开始教起。”仓务助理没有开过叉车,公司出钱让员工到劳动部门去学习,考取叉车证。助理没有实操经验,仓库内设立叉车实操的一系列训练,从叉车作业的第一步开始。就这样,许绍明在他的团队中,一步一步的培训出安利(中国)自己的现代物流人才。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安利物流中心已经建立起库存组、仓务组、行政组等不同的功能组别。每一个部门,许绍明都给他们明确的分工,例如,库存组负责仓库帐面数目的管理及店铺货物的补给。仓务组负责仓库的日常收、发货,盘点,内部运输车辆的调配,外部第三方运输车辆的预订等。行政组则负责仓库的后勤工作。仓库的核心管理则由仓储总监和仓库/运输经理担任。
 大量的物流实践经验,已经使许绍明做这些工作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并开创出自己独道的管理之道。在库存管理方面,他先是顺应国内市场需求,自行编写了库存程序。之后,又应美国总部要求进行了全球统一库存系统,从旧系统转换数据到新系统的纳入,在许绍明的带领下,库存和仓务同事为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电脑系统运作,加班加点仅用一天的时间来转换库存数据,及时地将程序纳入了新的工作轨迹。
    随着安利(中国)的不断壮大,现有的仓库已经跟不上安利生意的需求。作为一名业内资深人士,许绍明心里很清楚,一家快速上升且人员规模庞大、管理复杂的直销企业,如果没有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成为其坚强后盾的话,企业的发展很可能会失去后劲,并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许绍明萌生了自建物流中心的想法,“我们设想中的物流中心应该是现代化的,以先进的电脑设备来支撑物流的运转,并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支持市场决策。”许绍明说。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逐步清晰、明确、成熟、完善,并最终得以付诸实施。
    2003年1月,位于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的安利(中国)物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物流中心占地40000平方米,拥有可以容纳14620个立体存储架位,支撑着一座位于广州开发区的14万平方米的工厂、22条生产线、230余种产品、280多家店铺,以及广大的营销代表和消费者。
    在仓库选址时,针对广州的气候特点,许绍明特地选取了一处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建仓库。实际上,这个仓库是把一座小山的山头削平建在1.3米的地基上,那里不仅风景秀丽,更重要的是雨水倒灌的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
    “建这个物流中心总体投资5500万元,有人问我,物流不是省钱的吗?为什么要花这么多?”许绍明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安利公司要在中国市场有所见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在于物流体系要畅通。”2003年开始,安利(中国)的业务量猛增,呈井喷式发展,新建成的物流中心在支持业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产品供应方面极大地予以保证,而且速度、效率和精准程度都是以前无法比拟的。事实再一次证明,许绍明的深谋远虑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又一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004年,安利(中国)的销售额达170亿人民币,约占安利全球销售总额的1/3,这其中,物流中心充分发挥了其超前的现代化功能,将这价值170亿人民币的货物准确安全的送到安利的客户手中,在安利(中国)业绩腾飞中起到了无可取代的支撑作用。
    “为什么安利公司如此重视储运部的发展及建设?”许绍明说,“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市场开拓得再好,产品不能及时运到,一切都是空谈。”

_baidu_page_break_tag_

物流的未来在于精益型、数字型
    在物流中心管理团队的配备上,许绍明特别注重IT技术的应用。因为,许绍明是非常注重数据分析及精确性的。许绍明说,“物流的发展必将朝着精益型、数字型的方向发展。粗放型的传统管理最终将被这一趋势取代。”强大的销售业绩,背后离不开先进的物流系统的支持。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直销模式对供应链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供应链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如何在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持续保持高效的供应链运作,获得更好的管理绩效,为企业提供相适应的、强劲的和稳定的血液,许绍明高瞻远瞩并大胆地与公司信息部门筹划并引入“库存优化系统”(Inventory Optimization System缩写IOS)。进一步深化当前的商业智能应用,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引入更为智能化的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库存优化系统”,统筹考虑各种相互约束的条件,将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数量通过合适的运输工具,送达合适的仓库和店铺等,实现对复杂市场环境的快速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说明安利在精益物流方面取得的成绩,许绍明给我们透露了一个数字,他说,每年物流中心的差错率是0.000079%。对于这个接近于完美的数字,许绍明相当自豪:“偏差率这么低,证明我们的精益物流理念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证实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协作与努力是接近于完美的。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对于自己的成功,许绍明表现得谦虚而冷静。对他而言,在自己面前依然有着一道道需要克服的挑战,绝不可裹足不前。许绍明说,“在物流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例如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但是,中国的物流发展速度很快,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改变粗放型的格局,朝着精益物流、数字物流的方向发展。”为此,许绍明还在不断地求索。他说,“对我个人来说,每一个阶段的困难和挫折对日后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基础。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得到了成长,得到了锻炼。这使我对今后的成功充满信心。”

编后语
    采访中,许绍明告诉我,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踢足球,而且还是香港一家业余足球队的前锋。几十年过去了,他已经从前锋变成了现在的领队。他告诉我,他特别喜欢看英超,因为英超倡导的是一种力量型足球。在他看来,足球中那种团结协作,永不服输,坚持不懈的精神给他的职业生涯帮助很大,正是凭借着这股子精神,使他能够在34年中始终坚持做一件事。


对话许绍明

    物流装备: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您已经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了34年,有人说您是物流行业真正的架构师,你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许绍明:物流体系就像建房子一样,不仅要从架构出发,还要考虑软件方面的应用,把软硬件联合起来看。我是1980年进入物流这个领域,当时内地物流还没有开始。以前物流被称为供销学。后来演变为供应链,最终发展到现在的物流,可以说它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物流如果从它的字面去解释,其实是个很大、很宽、很长的概念。它是从计划、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仓储等一系列环节,最后以不同的供应链送到顾客手上。因此,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够把整个环节完全掌控在手上。另外,我觉得要是把公司作为一个建筑架构来看的话,物流要做的就是把它进行切割,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物流装备:在1995年,您任安利中国储运部总监的时候,可以说对当时国内的物流产业也好,物流装备水平也好,您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请谈一谈,当时国内的物流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那时候的物流装备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许绍明:那时候,物流行业在内地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1995年来到内地的时候,除了很少数的物流企业外,物流装备也处于一个很滞后的状态。当时,安利想在广州找一个比较好的仓库都很难,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大型仓库能用。而且考查的一些物流仓库设备都非常简单。后来,我在广州棠下找了一个本来准备做传真机的工厂,把这个厂房租下来改造成仓库。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地考察了一些地方。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在四川去考察一家国营单位的仓库。当仓库的负责人用手摇动把手,仓库门打开的一瞬间,把我吓了一跳,因为仓库里面灯光设备照明不足而显得昏暗陈旧。那个年代,对于很多人来说,仓库就是一个放东西的地方,更不用提仓库的布局。

    物流装备: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既在香港企业担任过物流主管,也在内地担任物流要职,您认为香港与内地对比的话,在理念上,有什么不同?在DC规划、仓储设计、运输等又有什么不同?
    许绍明:我觉得,现在从理念上进行对比就比较接近了。从香港与内地的比较来看,因为地域的不一样,在规划DC(配送中心)的时候,因为空间大,所以比较倾向于大型的物流园方向去发展。可是在香港就截然不同,规划DC(配送中心)为了节省空间,选择的物流装备都倾向于高层设备。在内地,物流园都是一两层。可是,香港的物流仓储都是七八层高度。另外,香港在物流方面比较倾向于自动化,内地还是以半自动化操作为主;在配送方面,香港由于地方比较小,配送速度上很明显比内地快很多,而物流成本却比内地低。因为,内地的过桥费比较贵,在欧美国家,物流费用GDP维持在10%,可是中国的物流占18%。
 物流装备:安利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直销公司,旗下有多种产品,涵盖保健品、化妆品、护理人员及家居系列。可以说,每个系列的产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对供应链、仓储、分拣和拣选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对此,谈一谈您的看法?
 许绍明:每一家公司,不同的产品,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冷链物流,一定要用冷冻室。而对于营养品和化妆品,安利有一个22—24度的恒温仓库,它确保产品时刻保持这个温度。我们现在的分拣系统是半自动的,不用人手去操作,只要给它指令,系统就会帮你分拣产品。这样,就可以加快分拣的速度,降低分拣的错误。目前,我们分拣的精确率能达到99.99%。如果出现货物和订单不一致的情况,系统就会自动将货剔除出来。

    物流装备:目前安利的物流网络是一个什么状况?
    许绍明:目前,在内地有660多个地级市,安利覆盖了233个,现在才覆盖了1/3,如果想让我们的产品流通的更好。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另外,现在我们正全力打造一个类似和网购差不多的电子商贸平台,但我们却碰到了一个难题:一般地,网购的产品在体积和重量方面都较小,而安利的有些产品无论从体积和重量上,对于快递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我正在考虑如何去寻求一种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物流装备:您曾提出过“全方位物流战略的构想”,这个构想解决了安利的哪些难题?
    许绍明:物流中心是安利的核心,这个核心就好像人的大脑一样。指挥着覆盖全国的物流公司。安利在选择第三方物流的时候,不是看企业的名气大小,而是看效益。很多媒体问我,你为什么不交给一个公司来做,这样就不用花费那么多的功夫。我认为,这就好比“鸡蛋分配”游戏,不要把一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要把它分开放在不同的地方,才能方便观察和利用。我们知道,物流公司之间本身就有竞争,这个竞争会有正面的效果。他们心里清楚:假如自己做得不好,就会被别的公司取代,所以他们就会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这恰恰是我最愿意看到的。

    物流装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您的生涯,您怎么说?
    许绍明:我从事物流行业已经34年了,对此,我总结了两句话,“三十载风雨兼程,以诚挚抒写物流人生”。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我这一生都快变成物流人了。还记得,1997年我拿到工商管理硕士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会做营销之类的工作,我没有。我说,我就是对物流有感情,并且期望将多年的工作经验真诚地传授给物流业界的人士:春风花满门,风光又一新,化工凭协气,雨过水光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由物流搜索网编辑整理,不代表物流搜索网立场。如需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来源:物流搜索

分享到:
若您的公司或产品想被报道,请狠戳 寻求报道 如您有新发现,狠戳 我要爆料

点击继续加载下一条

特色服务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 Soo56微信公众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Soo56.com 版权所有 物流搜索 京ICP备11042521号 物流搜索